崇禎測字丟了命,乾隆出聯傷自尊,可見中華文字太精深

作者:JH智慧生活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我們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就發明了漢字,從而鑄就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如今世界上學習中華漢字的國家越來越多。   中華方塊字有著任何文字都無法比擬的特點和優勢:音、形、意,或結合、或指事、或轉借通假,能折、能組寓意深刻。   故此,先古文人演繹著許多利用漢字的特點而作出的趣聯和詩詞,妙趣橫生,回味無窮。   一、崇禎皇帝測字丟了命   在明朝末期,天下大亂,大明王朝氣數將盡,有一天崇禎皇帝帶著隨從出宮察看民情,遇到街邊有個測字先生,于是叫手下侍從上前測字,預測當下國運如何。   于是侍從就寫了個“友”字,這時測字先生端詳了他們片刻,說道:“友”字乃是“反”字出頭,當下反賊大亂,有不祥之兆啊!”。   崇禎皇帝心中慚愧,于是自己就上前寫了一個“有”字,這時測字先生便說道:“有”字更不吉啊,“有”是“大”字少半邊,“明”字缺一半,看來大明不保了!”。   崇禎皇帝聽到這話,暗驚失色,隨后另一個大臣上前對測字先生說道:“剛才他倆寫得字不對,我來寫個字再測一下。”,于是寫了個“酉”字。   這時測字先生大哭了起來:“我大明江山氣數已盡了,這個“酉”字更加不祥啊!你們看,“尊”字去掉了頭又去掉了尾,我朝皇帝命都難保了!”。   所測的三個字是同音而不同意,經測字先生這么一測,把崇禎皇帝嚇得是心灰意冷,六神無主,后來竟跑到后山做了傻事。   二、東坡出對考佛印   相傳北宋時期的大詩人蘇東坡有一次去會見好友佛印和尚。見到佛印時,他正在寺廟里和三個木工一起探討為寺廟設計一個木雕小狗的雕刻,四人就圍著快刻好的木雕小狗席地而坐,此時蘇東坡靈機一動,便對佛印說道:“我出一聯與你對如何?”,便當即吟道:   “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   佛印也是很有文才,心想這就是一個拆字聯,四人圍個犬,乃是一個“器”字,即形象也有寓意,正苦于不好應對之時,抬頭一看,便見到兩個小和尚抬著一根長木頭,隨即出口應對道:   “二人抬木邁步來,人短木長”(以前“來”字的寫法,是在“二”字之間有兩個“人”字).   眾人聽后紛紛稱贊,對仗又形象,并且都是拆字而成。   三、蘇小妹戲虐佛印和尚   蘇東坡有個妹妹叫蘇小妹,也是很有文才,擅長對聯和詩詞。有次佛印和尚去蘇東坡府上,正好蘇小妹也在場,因佛印是和尚,所以到哪里都是講佛學、佛經之類,蘇小妹于是就故意取笑佛印: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心知這是取笑他老是喜歡講一佛經、佛法之類,就出口回應道:   “女卑為婢,女又可為奴?”   其實這一對拆字聯是非常巧妙的,上聯是把‘僧’與‘佛’相拆,而寓意明確。   下聯是把‘婢’與‘奴’兩字相拆,意思是用來反駁蘇小妹對他的戲虐,真是妙不可言。   四、蔣燾切瓜妙應對   明朝的蔣燾也是個大文人,年少就能作詩吟對,才思敏捷。有一次好友聚會,   突然下起了雨,這時來得最晚的客人進門見此情景,便出上聯道:   “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眾人一聽,這個聯是兩個字一起拆,“凍”字拆為“東”“兩點”,“灑”字拆為“西”“三點”,確實難以作答。   蔣燾這時也被這個上聯難住了,于是走進廚房,見夫人正切冬瓜做菜,于是靈機一動,走到客廳吟道: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客人聽后拍手叫絕,正好與上聯巧妙相對,把“切”字折為“上七刀”,把“分”字拆為“下八刀”,工整又形象達意,這副對子真是妙趣橫生。   五、四大才子拆字成詩   明朝的唐伯虎、徐禎卿、文征明、祝枝山號稱是江南四大才子,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平時四人也愛到一起吟詩作對,以文取樂。   有一天唐伯虎邀請他們三人去府上相聚飲酒,他們三人進門時,唐伯虎正在院落里栽桂花樹,相見招呼后就請到客房用茶。   四人剛落座,祝枝山便說道,好久未曾相聚,今天四人聚齊甚是難得,不如這樣,來個以文相接的游戲,每人作一句詩,要對仗整齊有寓意。   四人隨即都稱好,于是祝枝山便說道:“我們剛進門時見你在栽桂花樹,我就以此為題。”,便隨口吟道:   “閑種門中木”   唐伯虎聽后覺得有意思,這是把“閑”字拆為門中有木,甚是巧妙。于是便接應下句道:   “思耕心上田”   三人聽后覺得應對巧妙,比祝枝山的上句更有寓意。這時文征明就說道:“以上兩位構思甚是高超,第三句我來對。”,便脫口而出:   “秋點禾邊火”   大家一聽覺得不錯,關鍵就看這句收尾如何了,一首詩最重要的是結尾,這時只剩徐禎卿了,徐略思片刻便吟道:   “甜生舌后甘”   唐伯虎這時便把四句連接起來:   “閑種門中木,思耕心上田。秋點禾邊火,甜生舌后甘。這便是一首好詩啊!”。   六、乾隆出對戲歌姬   清朝的乾隆皇帝愛作詩吟對,有一次乾隆喬裝打份帶著和珅去酒樓玩樂,喝得高興,來了吟詩作對的興致。他看見在一旁的歌姬不但人長得漂亮歌也唱得好,于是就打聽到是這兒出名的歌女,她姓倪,乾隆就指著歌姬,給和珅出了個上聯:   “妙人兒倪氏少女”   和珅聽后覺得這個上聯確實妙,是把“妙”和“倪”字拆為少女和人兒,而意思又貼切,這時和珅一時支支吾吾對不上來,在一旁的倪氏歌姬便走到身邊隨口對答道:   “大言者諸葛一人”   和珅、乾隆一聽,覺得真是有才,順利的將“大”字拆為一人,將“諸”字拆為言者,真是巧妙。于是乾隆命和珅賜酒三杯,可惜壺中酒已干,只倒了幾滴就沒了。這時,歌姬見此狀便笑著對乾隆吟道:   “水涼酒一點兩點三點”   乾隆聽后心中甚是佩服,這上聯巧妙的把前三個字都能加以拆字,準確生動又符合實際,這時歌姬走到乾隆身邊說道:“下聯就請先生賜教了!”,乾隆一時面紅耳赤對不上來。   和珅見乾隆酒也喝了不少,覺得好沒面子,于是就扶著乾隆下了酒樓,在樓下乾隆看見一個賣花的女子,籃子里裝著都是丁香花,這時乾隆心里一亮,便對和珅說道: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這時和珅便拍馬屁的說道,真是妙、妙、妙!一連說了三個妙,乾隆這才邁開步子打道回府,從此以后,乾隆再也不敢輕易對陌生人出聯戲弄了。
標簽:
猜你喜歡
崇禎測字丟了命,乾隆出聯傷自尊,可見中華文字太精深

JH智慧生活

我們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就發明了漢字,從而鑄就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先古文人演繹著許多利用漢字的特點而作出的趣聯和詩詞,妙趣橫

以前的經典名著,為什么現在人多不愛去讀?

JH智慧生活

經典文學對我們現代人還有意義嗎?當然是有的,閱讀經典文學也許并不會讓你感到開心、愉悅,但是它卻可以讓你更清晰看到這個社會

以前的經典名著,為什么現在人多不愛去讀?

JH智慧生活

經典文學對我們現代人還有意義嗎?當然是有的,閱讀經典文學也許并不會讓你感到開心、愉悅,但是它卻可以讓你更清晰看到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