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絕美《卜算子》,蘇軾的最孤獨,陸游的最經典

作者:來源:發布時間:2021-10-14



卜算子,是一個常見的詞牌。

 

相傳,唐代詩人駱賓王寫詩喜愛用數字,于是得了一“卜算子”的外號。

 

子:“曲子”的省稱。即小曲的意思。因此,調名本意即為歌詠占卜測算的小曲。

 

在詩詞中,詞人們喜愛填《卜算子》,留下許多名作。詩詞君推薦7首經典的《卜算子》,一起來體會詩詞中的歡喜與哀愁吧!

 

微信圖片_20220303203340.jpg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宋·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首《卜算子》是一闋歌頌堅貞愛情的戀歌。

 

上片寫相離之遠與相思之切。用江水寫出雙方的空間阻隔和情思聯系,樸實中見深刻。

 

下片寫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追求與熱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斷,喻相思之綿綿不已,最后以己之鐘情期望對方,真摯戀情,傾口而出。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如一曲深情的告白,直到今天,依然打動著讀者。

 

 

《卜算子·見也如何暮》

宋·石孝友

 

見也如何暮。別也如何遽。

別也應難見也難,后會難憑據。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

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

 

歷代以來,寫離別的名作數不勝數,但讀這首《卜算子》,仍覺清新俊逸,百看不厭。

 

相見為何太晚,而離別又為何如此匆匆。是離別難相見也難,再見無確期。離去該怎樣離去,留下又該怎樣留下。是留下難離去也難,此時怎么辦。

 

上片是總寫相見、相別、后會無憑,把過去現在將來概括一盡,下片全力以赴寫臨別,突出最使離人難以為懷的一瞬,使全曲終于高潮。

 

微信圖片_20220303203342.jpg


《卜算子·答施》

宋·樂婉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


要見無因見,了拼終難拼。

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愿。


全詞猶如長江之水,一流而去永不回頭,但其意蘊仍覺有馀。


以一位風塵女子,而能夠得到此段奇情異彩,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


其奧秘正在于,詞中道出了古往今來的愛情真諦:生死不渝。這是詞中的最高境界。



《卜算子·新柳》
清·納蘭性德


嬌軟不勝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風,翦出鵝黃縷。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
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


這首小詞用筆空靈清麗,雖刻畫,但不傷其神理,誠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斯是妙絕。

上片側重描畫弱柳之形,但已是含情脈脈。下片側重寫其神韻,結處用蘇小之典,更加迷離深婉,耐人尋味。

 


《卜算子·片片蝶衣輕》

宋·劉克莊

 

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種千般巧。

 

朝見樹頭繁,暮見枝頭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風吹了。

 

這首小詞寫惜花而又不止于惜花,含蓄的表達了詞人懷才不遇,不受重用,屢遭壓抑的凄楚情懷。

 

上片先寫花的可愛。下片寫花被“雨洗風吹了”的惋惜之情。

 

全詞以尋常語入詞,自然有致含蓄深婉。巧妙的語詞重復,反詞作常規,也形成一種回環往復的韻味,耐人尋味。

 

微信圖片_20220303203346.jpg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被貶黃州后,雖然曠達面對生活。但內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

 

此詞上闋寫鴻見人,下闋寫人見鴻,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詞人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這首詞的境界高妙,前人謂“似非吃煙火食人語”。對孤鴻和月夜環境背景的描寫中,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空靈飛動,含蓄蘊藉,生動傳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是陸游的詠梅絕唱,他以梅花自喻,表達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

 

驛外斷橋、暮色、黃昏,原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風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層。


“更著”這兩個字力重千鈞,前三句似將梅花困苦處境描寫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風和雨”似一記重錘將前面的“極限”打得崩潰。


這種愁苦仿佛無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達高潮,然而盡管環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

 


在《卜算子》中,我們看到了人生的悲歡離合。

 

愿你的人生,能活得快樂。



標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