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臨云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薛濤《籌邊樓》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籌邊樓 ??? 薛濤 ??? 平臨云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 賞析: ??? 距杜甫浣花草堂不遠的成都近郊,至今還聳立一座薛濤“吟詩樓”,點綴著錦江玉壘的秀麗風光,那是薛濤晚年棲息吟詠之地?!叭f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弊x了王建這首《寄蜀中薛濤校書》,不難想象,這顆閃閃發光的詩壇明星,是如何為當時所傾倒,而她的晚年生活,又是過得多么安閑寧靜!然而,她沒有躲在枇杷門巷這清幽的小天地里把自己和現實隔絕開來,這首《籌邊樓》,便是她關懷時事政治心情的真實寫照。 ??? 籌邊樓在成都西郊,是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所建。據《通鑒》記載:“德裕至鎮,作籌邊樓,圖蜀地形,南入南詔,西達吐蕃。日召老于軍旅、習邊事者,雖走卒蠻夷無所間,訪以山川、城邑、道路險易,廣狹遠近。未逾月,皆若身嘗涉歷?!笨梢娎畹略=ㄟ@樓,不僅供登覽之用,而且與軍事有關。在他的任內,收復過被吐蕃占據的維州城,西川地方一直很安定。大和六年十一月,李德裕調任離蜀,此后邊疆糾紛又起。詩中的“羌旅”,就是指吐蕃而言的。這時,薛濤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她感慨時事,寫了這首詩。 ??? 詩的開頭兩句寫樓。說“平臨云鳥”,則樓之崇高可想;說“八窗秋”,則天曠氣清、四望無際的情景可見。次句“壯壓西川四十州”,著一“壯”字,點明籌邊樓據西川首府形勝之地。兩句不但寫得氣象萬千,而且連李德裕當時建樓的用意,詩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也都包孕于其中了。后兩句寓嚴正譴責于沉痛慨嘆之中,便是從這里生發出來的;意思是說,由于將軍們的眼光短淺,貪婪掠奪,召來了與羌族的戰爭,而他們又沒有抗御的能力,以至連這西川的首府成都,都受到戰爭的威脅。 ??? 詩以“最高層處見邊頭”作結,這“高”,這“見”,和首句的“平臨云鳥”遙相呼應;而“見邊頭”,則和次句的“壯壓西川”是個鮮明的對照。意思是這座巍然屹立的高樓,它曾經是全蜀政治軍事的心臟,成為西川制高點的象征;而今時移事異,登樓便能看到邊地的烽火了。通過這樣的對照,西川地區今昔形勢的變化,朝廷用人的得失,都從這座具有特定歷史意義的建筑物集中地表現了出來;而詩人撫時感事、憂深思遠的心情,亦即杜甫所說“西蜀地形天下險,安危還仗出群才”(《諸將》)之意,也就深情若訴了。再從句法上來看,“諸將”句突然一轉,和上文似乎脫了節;而末句又一筆兜了回來,仍然歸結到籌邊樓,說的仍然是登樓眺覽,真是硬語盤空,力透紙背! ??? 在一首短短的七言絕句里,有議論,有感慨;有敘述,有描寫;有動蕩開闔,有含蓄頓挫,是不多見的。胡應麟論唐人絕句有云:“盛唐絕句,興象玲瓏,句意深婉,無工可見,無跡可尋。中唐遽減風神,晚唐大露筋骨?!保ā对娝挕染帯罚﹩尉筒煌瑫r期的藝術風貌來講,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這也和中晚唐絕句題材的擴大、內容的加深有關。發展中有成功之處,也會有失敗的地方,要作具體分析。象這詩雖“露筋骨”,但仍不失唱嘆之音,并非以議論為詩,并不流于概念化。它的意味深長,耐人尋繹不盡。 ??? 作者簡介: ??? 薛濤(約768~832年),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制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脫樂籍后終身未嫁。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薛濤與劉采春,魚玄機,李冶,并稱唐朝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并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余首。 ??? 薛濤的詩,有如世所傳誦的《送友人》、《題竹郎廟》、《池上雙鳥》等篇,以清詞麗句見長,還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關懷現實的作品。在封建時代婦女,特別是象她這一類型婦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過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詩,其第一首說:“聞說邊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睂Ψ朗剡吔勘钠D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 薛濤因事惹怒元稹,被疏遠,做《十離》詩呈上,情意感人,遂復受寵,后世流傳甚廣?!尔W鵡離籠》:“隴西獨自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茵。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薄堆嚯x巢》:“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銜泥穢污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魚離池》:“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銀鉤。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僅就離別而言,薛濤的構思算得上新巧,著眼的都是身邊事物,不驚不奇,寫詩最難得的就在于能把身邊尋常事物寫得曲折動人。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