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崔道融《梅花》翻譯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梅花
??? 崔道融
???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翻譯:
??? 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
??? 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地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 梅花的枝干橫斜錯落,似愁似病,
??? 北風如果能夠理解道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
??? 賞析:
??? 生于瀟湘之地,未曾遠游。梅花之名,時時聞之,不曾見。少年時,校舍前有臘梅一株。同年皆不識。及至花開亦無人賞。其花黃且小,其質確似臘。樹高三米有余,可謂“老臘梅”。此花與梅花并不類,因其不“傲寒”。花開之時,必為回暖之時。若天氣轉寒,則花或頹或凋,顏容慘烈。然花香,且不濃艷,平心靜氣,自可陶然。嘗于微寒微雨之夜住訪,默立良久。摘花夾于書中,數年殘香尤存。陸游《卜算子·詠梅》云:“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我只覺說的是臘梅,不覺與梅何干。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云:“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此則是梅,與臘梅無涉。梅花傲寒,一個“傲”字讓我覺得有眩耀之意。如毛澤東此詞,純是“勝利者的微笑”。唯臘梅方稱得上“寂寞開無主”。
??? 崔道融《梅花》詩中的梅花卻非“眩耀”的梅花。此詩寂寞,此人亦寂寞。張九齡《感遇》云:“草木有本心”。“寂寞”與否,終究在人。
???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只是“數萼”,方顯冷清。詩人家中必無高朋滿座。無朋無友,遺我一人,隱隱花開,淡淡看來。齊已《早梅》云:“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林逋《山園小梅》云:“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此二者皆是“暖”景,不似崔詩“冷”清。
???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先寫花形,復寫花香。齊詩林詩亦然。齊詩云:“風遞幽香出,禽竊素艷來。”林詩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三者意境則各不相同。崔詩“清”。香為“清”香,以“清”替“寒”。齊詩雖有一“幽”字,其境不覺其“幽”,唯覺流暢而已。林詩著一“趣”字,所謂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則是。
???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此句“愁”。于花香之后,寫花事。李益《從軍北征》云:“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律然《落梅》云:”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橫笛”是特指,故“和愁聽”。齊詩無此寫人之句。林詩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不離其雅“趣”。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此句“苦”。“苦”苦哀求之意。唯此相慰,不忍見其凋殘。此寫花“愿”。齊詩云:“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就花寫花,不似崔詩化人入花,其情深切。林詩至上句已畢。
??? 崔道融四句詩,“冷”、“清”、“愁”、“苦”,皆出寂寞。人無伴,心亦無寄。偶見之“數萼”梅花,戀戀不已,卻無“大地春回”的歡樂。只因心間的孤寒”不因人間的“寒暑”而遷移。律然《落梅》全詩云:“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林下積來全似雪,嶺頭飛去半為云。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意境與崔詩較近。然此為“落梅”,正當有”嘆惋”之意。崔道融寫初發之梅,清寒遠甚于此,可想見其人之“寂寞”何等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