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日已遠,窗下塵滿琴:劉禹錫《缺題》翻譯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缺題   劉禹錫   故人日已遠,窗下塵滿琴。坐對一樽酒,恨多無力斟。   幕疏螢色迥,露重月華深。萬境與群籟,此時情豈任。   翻譯:   故人已經離開很久了,窗下古琴已許久沒彈,早已經積滿了灰塵。   自己自斟自飲借酒澆愁,豈料獨酌了無趣,愁濃酒難消,力不能斟酒,乃是心不堪其苦。   此時夜已深,人無眠,寒氣透過稀疏的簾幕侵室,遙望見遠處夜色中螢火點點,忽明忽暗,夜色靜謐而幽闊;起身徘徊庭院,更深露重寒濕衣。   天地間的一切物象和聲響,都觸動情思,此時內心的這份孤獨苦悶漸積如山重,心靈似乎也不堪承受其重。   抒發感情:   此詩扣住對"故人"的思念貫穿全篇,由白天睹物思人,觸景傷懷,到夜色漸起,月色漸濃,由意識到故人已去到此恨難排,情何以堪,抒發的情感一層重一層。這首詞情景交融,深切自然,看似平淡,實際上極為精煉,耐人回味將相思苦傳神地勾畫了出來。   簡析:   ①首聯睹物思人,由"塵滿琴"想到"故人日已遠";   ②頷聯寫因故人不在而獨酌無趣;   ③頸聯寫夜深露重表達思念時間之久;   ④尾聯寫身邊一切都能觸發情思,表達思念之深。   賞析:   故人日已遠,窗下塵滿琴。首聯,睹物思人,才發現故人離去的在心中在生活的留下的空白根本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人事的變遷而填補,那人還是心中不可或缺的唯一的知音人。古有伯牙摔琴謝知音,今作者也應知音離去而塵封心曲,無處訴衷腸,深藏于心的對友人的思念于典型的場景、質樸無華的語言中溢出,奠定全詩憂傷的感情基調。   自然引出頷聯:坐對一樽酒,恨多無力斟。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獨對"一樽酒"往昔飲酒歡笑場景歷歷在目,而今故人已遠,獨留自己在故地黯然神傷,觸目皆傷心,寂寞如影隨形,終于挨到天黑,又能否擺脫這份孤寂呢?   頷聯:幕疏螢色迥,露重月華深。"露重"可見詩人因相思所苦在庭院中久久站立直到露水沾濕了衣裳凝神癡呆的形象。月的清輝,最易引入相思,"望月懷遠"是自古的母題。月色凄迷,不應有恨偏照無眠人。"單幕疏簾貧寂寞,涼風冷露秋蕭索。"(白居易《秋晚》)"露侵宿酒,疏簾淡月,照人無寐。"(張輯《疏簾淡月·秋思》)詩人精選物象營造了靜謐、凄冷、幽闊的氛圍,以景的清冷、幽寂來表達因故人不在身邊的孤寂,感傷的心情和對故人難遣難寄的相思之情。   尾聯:萬境與群籟,此時情豈任。直抒胸臆,"籟",孔穴里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響,如萬籟俱寂。結尾將情感推向極致,將作者對故人的思念之情盈滿天地間。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