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生六件事,做到就會成功

作者: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有這樣一個笑話,說是曾國藩在家讀書,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讀了多少篇還背不下來。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竊。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他睡。   小偷忍無可忍,跳出來大叫:“這種笨腦袋,讀什么書!”說完小偷把曾國藩背的一段流利地背誦了一遍,就揚長而去。   曾氏一族的天資并不出色。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勉強過關。   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擊打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鉆過去,因此不留死角。正是這與眾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國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今天我們來看看“笨人”曾國藩的成功之道。   01、勤之道   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還是為人處世,一勤天下無難事。   笨人,普通人,最需要的就是下笨功夫,要勤不要懶惰。據說,曾國藩考秀才考了9次。曾國藩能夠打通科舉這條路,靠的完全是“笨勁”。父親要求他,不讀懂上一句,不讀下一句。不讀完這本書,不摸下一本書。不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絕不睡覺。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徑”,只知道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墻不回頭。這種“笨拙”的學習方式,在他身上培養起超乎常人的勤奮、吃苦、踏實精神。   雖然曾國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開竅之后,后面的路就越來越順。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舉人,又四年,又高中進士。而那些早早進了學的同學,后來卻連舉人也沒出來一個。   他總結自身經驗,多次說這得益于自己基礎打得好,所以“讀書立志,須以困勉之功”。   02、敬之道   曾國藩在給兒子的遺訓中說,主敬則身強。他說,莊重寧靜則一天比一天強,安閑散縱則越來越懶惰。如果不論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體的強健,還有什么令人懷疑的呢?   當無事時,敬以自持;而有事時,即敬之以應事物。一個人如果能做到“敬以存心”,身心都會湛然澄澈。   就好像一位精明的主人,能夠將自己家中管理整飭得井井有條。而心如果不敬,就像一個家沒有了主人,各種混亂就會隨著而來。   敬就是謹慎的狀態度、敬就是不懈怠的狀態,人只有保持這種狀態,才能不斷進取,似有天助。   03、靜之道   曾國藩每天都要靜坐一會兒,許多為人處世、治學從政的體會和方法都從靜中來。尤其在遇到重大問題時,他更是不輕易作出決定,總要通過幾番靜思、反復權衡之后,才拿出一個主意來。為讓氣氛更寧馨些,還往往點上一支香。每見到這種情況,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擾他。   曾國藩說,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整天慌里慌張的人,難成大事,就是因為缺了“靜”和“安詳”的智慧。   曾國藩研究專家唐浩明曾經對此有精辟的論述。他說人到中年,見聞增多,閱歷漸豐,人脈繁富,辦事有方,這是好事。但同時人也變得思慮過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紛披,則又不是好事。   如何讓復雜變得簡單,讓紛披變得清澈,讓分散變得集中?這需要靜以修心,“靜”是去“躁”的 良方。   04、誠之道   曾國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誠為本,以拙為用。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說大話,不求虛名”,做事“情愿人占我的便益(宜)斷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宜)”。別人以巧似偽欺騙他,他卻仍然以誠以拙相待。   曾國藩說到做到。左宗棠在“瑜亮情緒”的促使下,一生不服曾國藩,始則挖苦打擊,終則以怨報德,曾國藩卻終生未還一手。李鴻章作為他的弟子,也時常和他耍心眼、逞私心。曾國藩卻因為愛李之才,始終不改對李鴻章的關心、愛護、包容、提攜。李鴻章因此終生感激涕零,到晚年更開口不離“我老師”三個字。   因為這種質樸的為人處世方式,曾國藩一生朋友極多,麾下謀士如云,猛將如雨,指揮如意,得道多助,成就了“洪楊一役”的最終勝利。   曾國藩的精神核心可用一個“誠”字予以概括,不投機取巧,不做茍且之事。   05、謹之道   所謂“謹”就是指謹慎,就是要時時提醒自己做人要低調、收斂,不要得意忘形、貪得無厭。   曾國藩常常講,人是不可能全的,不要去求全。他說人生最好的狀態應該是“花未全開月未圓”。   正因為他時時秉持這樣的理念,在打下南京城、剿滅太平天國、手握三十萬重兵、部下竭力勸說他面南背北時,他才能抵御誘惑、不為所動,從容寫出“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這樣境界高遠的詩句。   06、恒之道   所謂“恒”指的是有恒心,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曾國藩給自己規定,必須做到自訂的十二條功課,即:敬、靜坐、早起、讀書不貳、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門。   他把自己制定的一系列必須遵循的規矩嚴格施行,一堅持就是一輩子。
標簽:
猜你喜歡
有魅力的人,“三觀”比五官更重要

成年人的堅守,應該從觀點上升到人格,這三種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你的魅力至少有一半與此有關。一個有涵養的人,往往談吐干凈,

懂規矩,守規矩,才能贏得人生

也許你會認為守規矩可能會很吃虧,但是實際上,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的,守規矩才是最穩妥的一條路。不守規矩的人確實會在短期上獲

早起三不要,飯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一個人如有好的生活習慣,便有好的生活質量。傳統中醫養生主張,養生要“因天之序”,把握節律。一天當中,早起,飯后,睡前,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