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騎明朝發(fā)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fā)布時間:2021-10-14
寒食江州滿塘驛 ??? 初唐? 宋之問 ???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 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 ???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xiāng)。 ??? 驛騎明朝發(fā)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 賞析: ??? 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即位,將宋之間等曾依附張易之、武三思的人都貶謫發(fā)配偏地。本詩就是宋之問前往欽州貶所途經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所作。滿塘驛,是江州的一個小驛站名。 ??? 這是一首古詩,前四句運用反襯、對比手法,撫今追昔,感慨今日的滄桑,流露出詩人遭貶南行的惆悵落寞情懷?!叭ツ晟纤嚷鍢蜻叄衲旰硰]山曲?!? ??? 農歷三月三日為上巳節(jié),這一天按古風要去水邊祓除修禊,驅除鬼魅,同時也是文人聚會吟詠的日子。去年那一日,詩人還在洛水邊參予修禊盛事,與同朝文士飲酒賦詩,享盡榮華,而今卻已是遭貶謫之人,獨自在廬山腳下度過此清明寒食節(jié)?!叭ツ辍?,“今年”,對比鮮明。一年之隔,詩人處境大不相同,詩中雖只字未提遭貶之事,但通過地名“洛橋邊”與“廬山曲”的對照,失意之態(tài)清晰可見。寒食節(jié)正是百草千花的大好時節(jié),眼前又有景色秀麗的廬山,詩人毫無欣賞興致,反念于去年上巳洛橋邊修禊事,對京華游樂的追憶和向往,也透露出詩人此時內心的孤獨凄切,三四句是想象中的京華與眼前的現(xiàn)實相對照。第三句上承首句而發(fā),鞏縣在洛水西岸,為洛陽近畿之地,詩人由去年的洛橋修禊,聯(lián)想到今天繁華的京洛風物,去年底離開洛陽時,還是隆冬時節(jié),現(xiàn)在已是春歸大地了,洛陽城內,應是滿城飛花、春意盎然了吧?“遙憐”二字,寫詩人身為逐臣,不忍離京卻無奈被逐出京,此時身在江州,回望京洛,只能遙遙寄情于花樹了。江州古屬吳地,故詩中稱江中小洲為吳洲,詩人身在江州,回望京華,遙憐洛陽草木花樹,但眼中所見,唯江中小洲,一片新綠而已。后四句感物思歸而不得,抒發(fā)斷腸之悲。先重復“吳洲春草”以承上啟下,詩人有感于眼前春光,歸思更切,“感物思歸懷故鄉(xiāng)”是詩中的情感主線,“故鄉(xiāng)”,即指洛陽,宋之問雖不是洛陽人,但他長期在此生活,感情深厚;同時相對于他即將要去的南方而言,整個北方、整個中原都是他的故鄉(xiāng)。結句“驛騎明朝發(fā)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自我設問,感情痛切哀婉,身為逐臣,想返回京洛是不可能的,明朝騎馬上路,只能依然南行,因此夜聞清猿悲啼,更添腸斷之痛。 ??? 本詩前四句側重于“感物”,著力渲染滿眼春光,逗起今昔之思,以洛水修禊與廬山寒食的對比;后四句側重于“思歸”,直抒滿腹鄉(xiāng)愁。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遭貶南行的哀傷,情思深婉含蓄,語言清麗自然,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lián)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lián)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對聯(lián)又稱楹聯(lián),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lián),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xiàn)。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yōu)良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