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燭熏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賈至《早朝大明宮》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早朝大明宮 ??? 賈至 ??? 銀燭熏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 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 ??? 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 ??? 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 注釋: ??? ⑴早朝:臣子早上朝見皇上。大明宮:皇宮殿名。國家大典,皇帝朝見百官多在此舉行。 ??? ⑵銀燭:蠟燭,有銀飾的燭臺。此指百官早朝時擎的燈火。熏天:一作“朝天”。天:代表皇帝。朝見皇帝稱為“朝天”。紫陌:紫紅泥鋪的路,指京城長安的路。 ??? ⑶禁城:宮城。 ??? ⑷青瑣:皇宮門窗上的裝飾,代指宮門。 ??? ⑸百囀(zhuàn):鳴聲婉轉多樣。建章:漢代宮名,代指大明宮。 ??? ⑹劍佩:寶劍和玉佩。玉墀(chí):宮殿前的石階。亦借指朝廷。 ??? ⑺御爐:御用的香爐。 ??? ⑻鳳池:即鳳凰池,在大明宮內,中書省所在地。上:一作“里”。 ??? ⑼朝(zhāo)朝:天天;每天。染翰(hàn):寫文章。翰,筆。 ??? 譯文: ??? 銀燭閃閃照亮了皇宮里漫長的紫陌,禁宮中春色蒼蒼。上千棵柳樹在道旁亭亭而立,宮門外弱柳垂下的枝條拂動著門上的浮雕,黃鶯隨意盤旋,婉轉的叫聲回旋在建章宮上。文武官員身上的佩劍和佩玉發出輕響,臣子們魚貫著走上大殿去,衣冠上沾染了御香爐里散發出的香氣。早朝開始的那一刻,受到皇帝的恩寵而站在鳳凰池上的臣子們,就要按部就班得協助君王治理國家了。 ??? 創作背景: ??? 此詩作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至德二載(757年)九月,廣平王李傲率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之兵二十萬人收復長安,平定了安祿山父子之亂。十月丁卯,唐肅宗還京,入居大明宮。至德三年(758年)二月丁末,大赦天下,改元乾元。此時李唐政權,方才轉危為安,朝廷一切制度禮儀,正在恢復,表面上的中興局面已經形成。中書舍人賈至在上朝之后,寫下這首詩,描寫皇帝回朝后宮廷中早朝的氣象。 ??? 賞析: ??? 《早朝大明宮》是唐代詩人賈至的作品。此詩第一聯是描寫一個“早”字,第二聯寫大明宮的景色,第三聯寫百官上殿朝見的情況,第四聯是感恩效忠的話。全詩把皇宮豪華的氣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時嚴肅隆重的場面寫得活靈活現,政治色彩很濃。 ??? 這是描寫百官上朝場面的一首作品。這首詩的政治色彩很濃。皇宮豪華的氣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時嚴肅隆重的場面寫得活靈活現。 ??? 這首作品的一個特點是全詩用比較貼切的文字描寫場面,雖說用到一些褒義的修辭,但是卻沒有出了早朝大明宮這個場面,用字很集中,并沒有用使讀者有更多題外思索的字眼,說白了就是意境上蒼白,雖然有詞藻的堆疊,可是還是落在俗套里。不過或許是場面過于宏大,詩人作為一名官員,能如此下筆已是難能可貴了。 ??? 用紫陌形容甬道,前人的詩里就有,不新鮮;對青瑣的描寫,也很平常;建章殿是漢代的宮殿,這里因為避諱而代指唐朝的宮殿,走了一般的路子;大臣受皇恩而得以站于鳳凰池上,這更是封建社會千年的傳統;至于朝朝協助君主,古代三綱中臣以君為綱講了好幾千年了,寫出來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可也是因為這首詩記載的場面在那個時代日日重演,所以詩還是有了歷史見證一樣的作用。 ??? 政治色彩濃厚的詩通常因為要表達主觀上的尊重及客觀上的嚴肅,詩寫出來個性卻不突出在所難免。當然這不是說寫宮廷生活一定不能加入個人色彩,而是說封建社會里的詩人寫宮廷生活就會免不了有如此的缺憾,在當時政治局面是不允許他們那樣的,和現在寫詩不一樣。現在講民主,批評起時事來可以酣暢淋漓得加進自己的感情。可是那個時代寫詩卻是不興這樣的,一旦如此,就會被人另眼相看,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寫一個宮廷生活的場面,不是為了讓人躲著自己,在這里詩人是想讓更多人了解這種場面,從而了解自己也是個本分的臣子,要不然這首詩不會寫得如此直白。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