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金陵驛》翻譯賞析: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金陵驛二首(其一) ??? 文天祥 ???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 ???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 [注] ??? ①該詩是天文祥抗元失敗被執,由廣州押赴燕京路過金陵時寫的。 ??? ②離宮:皇帝出巡時的住所,此處指代南宋王朝。 ??? 注釋: ??? 金陵:今江蘇南京。 ??? 驛:古代官辦的交通站,供傳遞公文的人和來往官吏休憩的地方。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敗被俘,由廣州押往元大都路過金陵。 ??? 草合:草已長滿。 ??? 離宮:即行宮,皇帝出巡時臨時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離宮。 ??? 啼鵑帶血:用蜀王死后化為杜鵑鳥啼鵑帶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國,只有魂魄歸來。 ??? 舊家燕子:引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句含義。 ??? 別卻:離開。 ??? 譯文: ??? 草合離宮轉夕暉:夕陽下那被野草覆蓋的行宮, ??? 孤云飄泊復何依:自己的歸宿在哪里啊? ??? 山河風景元無異: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原來沒有什么不同,( “元”,同"原"。) ??? 城郭人民半已非:而人民已成了元朝的臣民…… ??? 滿地蘆花和我老:滿地的蘆葦花和我一樣老去, ??? 舊家燕子傍誰飛:人民流離失所,國亡無歸。 ??? 從今別卻江南路:現在要離開這個熟悉的老地方了, ??? 化作啼鵑帶血歸:從此以后南歸無望,等我死后讓魂魄歸來吧! ??? 賞析: ??? 本詩寫于1279年的深秋,此時,南宋政權覆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今南京)亦被軍元軍攻破四年之多。詩人戰敗不幸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經過金陵,撫今思昨,觸景生情,留下了這首沉郁蒼涼寄托亡國之恨的著名詩篇。 ???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夕陽落照之下,當年金碧輝煌的皇帝行宮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殘狀不忍目睹。不忍目睹卻又不忍離去,因為它是百年故國的遺跡,大宋政權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為之效命的親人,看到了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離宮”與“孤云漂泊”相對,則道出國家與個人的雙重不幸,染下國家存亡與個人命運密切相關的情理基調。“轉夕暉”之“轉”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盡顯狀元宰相的藝術風采:先是用夕陽漸漸西斜、漸漸下落之“動”反襯詩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靜”,進而與“孤云飄泊復何依”相照應,引發出詩人萬里長江般的無限悲恨,無限悵惘。一個處境悲涼空懷“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復國壯志的愛國者的形象隨之躍然紙上。 ??? “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山河依舊,可短短的四年間,城郭面目全非,人民多已不見。“元無異”“半已非”巨大反差的設置,揭露出戰亂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深重災難,反映出詩人心系天下興亡、情關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懷,將詩作的基調進一步渲染,使詩作的主題更加突出鮮明。 ???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滿地蘆花”猶如遍地哀鴻,他們之所以白花如發和我一樣蒼老,是因為他們心中都深深埋著說不盡的國破恨、家亡仇、飄離苦。原來王謝豪門世家風光不再,燕子尚可“飛入尋常百姓家”,現在老百姓亡的亡,逃的逃,燕子們也是巢毀窩壞,到哪里去安身呢?擬人化的傳神描寫,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詩人在哭,整個金陵也在哭,亦使悲涼凄慘的詩人自身形象更加飽滿。 ???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盡管整個金陵城都籠罩在悲涼的氛圍中,我也不愿離她而去,因為她是我的母親,我的摯愛。但元軍不讓我在此久留,肉體留不下,就讓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懷鄉不已的杜鵑鳥歸來伴陪您吧。本聯與詩人《過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謂是異曲同工,旗幟鮮明地表達出詩人視死如歸、以死報國的堅強決心。四年后,詩人受盡種種折磨和苦難,戰勝種種誘惑和威脅,從容就義,用生命和鮮血踐行了自己的誓言,在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寶庫中譜寫了一曲永遠鼓舞中華兒女的悲壯之歌、正氣之歌。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