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來,最觸動心靈的10句詩詞!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感悟】這兩句詩出自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這幾句的大意為,人的一生到處奔走,就像飛雁腳爪踏在雪泥之上;泥上偶然留下了指爪的痕跡,但轉眼它又遠走高飛,哪還記得這痕跡留在何方! 人的一生,或為了生計,或為了事業,東奔西走,聚散匆匆,就像飛鴻一過,雖然可能會留下一點痕跡,但也是轉眼即忘。表達了一種人生無常之感。 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感悟】這兩句詩出自元稹的《遣悲懷》第三首最后一聯,這三首詩是悼念他的亡妻韋叢的。這兩句大意為,我現在只能以徹夜不眠來,來報答你生前對我的關懷與照顧。妻子生前因為生活艱難清苦,愁眉緊鎖,故曰"未展眉".也就是這組詩第二首里講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尤其是其中提到的"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一聯,讀來多少悲哀與悔恨夾雜其中啊。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感悟】這兩句詩出自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二),這首詩主要是詠戰國晚期屈原之后的杰出辭賦家宋玉,引為知己,尊以為師。這兩句是說自己與宋玉蕭條相同,而生不同時,今思其人,故而悵望灑淚。兩人相距千年,故曰"千秋".這兩句是對千古知音相逢的慨嘆,嘆不為人知,嘆同遭不幸。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感悟】這兩句詩出自李商隱的《錦瑟》,關于此詩主題,歷代眾說紛紜。具體所指,亦難有定論,不過也沒有關系,詩作既成之后,美感效應大大超出作者意圖。這兩句詩大意為上述感慨豈待今日才產生,在當時就已令人不勝惘然了。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感悟】出自唐朝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這兩句寫今年今日此時。去年與今天,有同也有異,有續也有斷。同者、續者,桃花依舊;異者斷者,人面不見,人去樓空。此時和彼時一對比,這就產生了愈見其同,愈感其異,愈覺其續,愈傷其斷。正是這種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心情,更加劇了眼前的惆悵與寂寞,只能空留美好的回憶在心頭。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感悟】出自中唐詩人元稹的《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兩句詩的大意為,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比喻對愛人的深情專一,難以忘懷。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感悟】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這兩句也是全篇主旨。有緣相逢,何必相識。人情冷暖,誰悲失路之人。同為流落天涯之人,同病相憐,愈增其親切之感。這兩句一出,道盡多少悲哀惆悵落寞心情。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感悟】這兩句詩出自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兩句的意思是說,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到家中,那時將與思念的人一起挑燈夜談,追憶此時巴山夜雨的情景。這種假想中的快樂,讀來讓人更覺愁腸百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感悟】這兩句詩出自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詩人秋宵夜月,顧瞻徘徊,相思苦情,無以排遣。每當八月十五中秋月圓之時,許多在外的朋友都會仰望著這一輪明月,思念遠方的親人,也許家中親人此時此刻也在注視著當空的皓月,不論天涯萬里,明月一出,思念之情皆可由此而傳遞。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感悟】這兩句詩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此詩全以無心寫來,興來獨往,勝事自知,興之所至,純任自然,信步水濱,水窮轍止,坐而看"云無心以出岫",偶遇林叟,談笑無厭時,樂而望返,何等自由自在!信手寫來,猶如行云流水,有一唱三嘆之妙!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