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作者“王世貞及其門人聯合創作說”

作者: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金瓶梅》作者“王世貞及其門人聯合創作說” ??? 周鈞韜 ??? 內容提要 吳晗先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著文,否定《金瓶梅》作者王世貞說。作者在文集第一卷《金瓶梅探謎與藝術賞析》一書中,分析了吳晗的考證與結論之間的矛盾,認為吳晗的“非王世貞說”不能成立。在《金瓶梅新探》中,分析了古人提出的“王世貞說”和“王世貞門人說”的相互關系,從《金瓶梅》“指斥時事”研究了王世貞創作《金瓶梅》以諷刺嚴嵩父子的可能性,并從《金瓶梅》的早期流傳情況,小說的語言特征,王世貞的學識和交游等方面加以考察,提出王世貞極有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進而又研究了《金瓶梅》中大名士與非大名士共同參與創作的痕跡,并以傳奇《鳴鳳記》為王世貞與門人聯合創作為旁證,從而提出了一個新的看法:《金瓶梅》是王世貞及其門人的聯合創作。此說已為學術界所關注,孫遜在《金瓶梅評述》(載《漫話金瓶梅》)、《關于金瓶梅作者之謎》(載《金瓶梅鑒賞辭典》),卜鍵在《金瓶梅作者之謎》(載《金瓶梅之謎》),魯歌、馬征在《金瓶梅及其作者探秘》書中,均將“王世貞及其門人聯合創作說”作為一家之說而加以羅列。 ??? 關于《金瓶梅》的作者,早在明末清初,與王世貞說同時并存的,還有王世貞門人說。這也是具有重大研究價值的一種看法。筆者認為,此兩說之間具有內在的不可分割的聯系。《金瓶梅》極有可能是王世貞及其門人的聯合創作。本篇主要對此說加以論證。 ??? 對《金瓶梅》作者二十三說的分析與綜合 ??? 按照傳統的考證方法,只要我們能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直接找到聯合創作說的史料,那么問題就解決了。然而時至今日,這樣的史料我們并未找到,也許可能就根本不存在。顯然這是對傳統的考證方法的一種挑戰。那么出路何在呢?答曰:天無絕人之路。人類的認識經驗和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似能解決我們的難題。我們可以從《金瓶梅》這個實際出發,對現有的眾多史料,作辯證的、邏輯的,亦包括系統論的分析,從這些史料的聯系和區別中,提取新的東西,形成新的結論,這就是筆者所做的嘗試性的工作。 ??? 筆者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力爭掌握《金瓶梅》成書以來,人們在其作者問題上的全部認識成果。筆者將古人的、近人的、今人的作者之論,統統收集起來,共得二十三說(當然還可能不全)。當然,收集并不是目的,筆者的目的在于在掌握全部(或大部)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從中發掘新的東西。 ??? 第一、 從二十三說提出者的依據來分析,筆者發現大體是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屬于傳聞。如沈德符的“嘉靖間大名士說”,謝肇浙的“金吾戚里門客說”,和素的“盧楠說”等,約六種;第二類屬于推測。如孫楷第的“馮惟敏說”,戴不凡的“浙江蘭溪一帶吳儂說”,魏子云的“沈自邠、沈德符父子及其他文人集體創作說”等,約十三種(其中包括宋起鳳的“王世貞說”,因宋氏無考證,故歸此類);第三類是屬于考證。如徐朔方的“李開先說”,黃霖的“屠隆說”,張遠芬的“賈三近說”等,約四種。由于傳聞與推測之間不可能有嚴格的區分,故此分類也是相對的。從這一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兩個認識:在二十三說之中,絕大多數屬于傳聞與推測,真正進行了比較仔細考證的極少。由此可見,《金瓶梅》的作者研究雖然已有三百年的歷史,但仍然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離得出科學的結論,似乎還為時尚早。此其一;不少傳聞和推測性的看法,出現在明末清初,這就是說,它們離《金瓶梅》的成書年代較近,因此在這些傳聞和推測中,極有可能蘊含著真理。而這個真理又被深深地埋藏在歷史的塵土之中,這就需要我們作仔細的發掘和辯證的研究工作。 ??? 第二、 從二十三說提出者的泛指和實指來分析,其中屬于泛指者,如“大名士”、“紹興老儒”、“鳳州門人”等等,計約十種,屬于實指者,如王世貞、薛應旗、李贄、趙南星、李開先、賈三近、屠隆等等,計約十三種。這個分析說明如下幾點:一、 在明末清初大多屬泛指,實指者僅王世貞一說而已;二、 清代大多屬實指,但多數僅為提出者的只言片語,如薛應旗、趙南星說等等,其研究價值并不高;三、 近現代出現的大多屬實指,而提出者作過仔細考證的,如李開先說等等,則是在近五年之內的事。 ??? 第三、 將傳聞、推測和考證,泛指和實指,統統綜合起來加以分析,其二十三說實際上可以歸納為兩說,一說是“大名士說”,一說是“非大名士說”.前者如“嘉靖間大名士”王世貞、薛應旗、李贄、李開先、賈三近等等共十二種,后者如“紹興老儒”、“金吾戚里門客”、“鳳州門人”等等共十一種。由此可見,“大名士說”與“非大名士說”旗鼓相當,不分高下。這是為什么?我認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兩說都從《金瓶梅》這一實際出發,各自掌握著部分的真理性。下面就這個問題作具體分析。 ??? 持大名士說者有十二種,雖然其實指的對象各不相同,但這些對象均為大名士,這是一個具有關鍵性意義的共同點。這也就是說,這部分持論者在推測、考證《金瓶梅》的作者時,有一個共同的基準,即《金瓶梅》的作者必為大名士。在他們看來,《金瓶梅》這部杰作是非大名士不可為之的。把這種看法表述得異常鮮明的,當推宋起鳳。宋起鳳在《稗說》中指出:《金瓶梅》“書雖極意通俗,而其才開合排蕩,變化神奇,于平常日用機巧百出,晚代第一種文字也”;《金瓶梅》“始終無懈氣浪筆與牽強補湊之跡,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奇巧幻變,媸妍、善惡、邪正,炎涼情態至矣,盡矣”,“是最化最神文字,前乎此與后乎此誰邪,謂之一代才子,詢然”(宋起鳳:《稗說》,《王弇州著作》)。在宋起鳳看來,《金瓶梅》是最神最化的文字,晚代第一種文字,是空前絕后的杰作,必出于號稱“一代才子”的大手筆。《金瓶梅》中確有大名士參與創作的痕跡,筆者在前篇《〈金瓶梅〉作者王世貞說的再思考》中,已對這個問題作了初步的分析,這里再補述數言: ?1/7 ???1?2?3?4?5?6?下一頁?尾頁
標簽:
猜你喜歡
有魅力的人,“三觀”比五官更重要

成年人的堅守,應該從觀點上升到人格,這三種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你的魅力至少有一半與此有關。一個有涵養的人,往往談吐干凈,

懂規矩,守規矩,才能贏得人生

也許你會認為守規矩可能會很吃虧,但是實際上,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的,守規矩才是最穩妥的一條路。不守規矩的人確實會在短期上獲

早起三不要,飯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一個人如有好的生活習慣,便有好的生活質量。傳統中醫養生主張,養生要“因天之序”,把握節律。一天當中,早起,飯后,睡前,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