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巖卿妻

朝代:宋朝 慕容巖卿妻

慕容巖卿妻即慕容巖卿的妻子,生平不詳,其夫為姑蘇(今蘇州)士人。《全宋詞》僅存詞一首。這是一首感懷傷別詞。首句,劈空而來,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超意遠的意境。“滿目江山”四字寫出眼前所見江山之蒼莽寥廓,無邊無際,氣象蒼涼而恢宏。“憶舊游”的情思就在蒼莽的背景中展開。“滿目江山”之無邊無際反襯出舊游的轉(zhuǎn)瞬即逝,“滿目江山”之蒼莽寥廓又襯托出游蹤的縹渺無跡。這襯托使人進一步領(lǐng)略到江山宇宙之無垠,人生世事之短暫,這怎不令人感慨萬端呢?以下兩句具體寫“舊游”的情景。“汀洲花草弄春柔”七字點出舊游之地──汀洲,舊游之時──明媚的春日,舊游之景──春風(fēng)裊裊,春草萋萋,春花爛漫,春水漣漪。這柔媚之景暗寫了舊游之人的相諧相愛。然而好景不長,他與她要分手了。“長亭艤住木蘭舟”,“長亭”古人餞別處,《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艤”停船靠岸。“木蘭舟”精美的小舟。他們本是同乘小舟蕩漾在碧波之中,盡情享受那春天的歡樂,然而歡愉卻是暫時的,一葉扁舟停靠在岸邊,即將蘭舟催發(fā),淚灑長亭。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過片兩句由追憶轉(zhuǎn)至目前。筆法是一縱一收,頗得開合之妙。且對仗工穩(wěn)而無舉鼎絕臏之態(tài)。“好夢易隨流水去,芳心空逐曉云愁。”花草弄春,兩情脈脈的好夢已隨流水而去,只有孤寂的芳心,逐曉云而繾綣。“隨流水去”寫出昔日好夢不復(fù)存在,無限惆悵就蘊在這流水的意象中;“芳心逐曉云”可見心之飄游無定,繾綣多情,著一“空”字,寫出曉云雖飄游無定,但仍不離碧天,而“芳心”卻無所依托,這怎不令人“愁”呢?這兩句情景交融,虛實相濟。此聯(lián)與首句遙相呼應(yīng),“易隨流水”“空逐曉云”的意象,更加深了“滿目江山”寂寥無垠、蒼涼悲慨的意境。 結(jié)句“行人莫上望京樓”,何謂行人,過客也。可泛指古往今來的游子,當然也可自指。“莫上”反語也,其意乃“欲上”。“望京樓”語出唐令狐楚“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此結(jié)語才點出登臨遠望,與首句“滿目江山”相接,此乃倒敘法。更點出良人所去之地──京城。雖然良人去后,她好夢隨流水,芳心逐曉云,只留下一片惆悵與憂愁,雖然她登樓遠望,“過盡千帆皆不是”,但仍要更上望京樓,獨倚危欄,顒望歸舟。此處行文轉(zhuǎn)折跌宕,將執(zhí)著的企盼、綿綿的情思就融在結(jié)句中,真可謂“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著作:
同時代詩人
朱超

朱超(生卒年不詳)仕梁為中書舍人。原有集,已散佚,今存詩十余首。......

釋善珍

釋善珍(1194年-1277年),南宋后期浙江余杭徑山寺高僧,字藏叟,俗姓呂,泉州南安(今福建省南安縣)......

胡松年

胡松年,字茂老,生于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卒于南宋高宗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海州懷......

沈瀛

沈瀛[yíng],字子壽,號竹齋,紹興三十年進士。吳興歸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詳。紹興三十年(1......

羅椿

羅椿,字永年,自號就齋,永豐(令江西廣豐)人。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始謁楊萬里,為其高足。五年,應(yīng)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