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李曄(867年-904年),姓李諱杰,即位后改名為敏,然后又改名為曄。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則天和殤帝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歲。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謚號為圣穆景文孝皇帝。 昭宗是懿宗第七子,僖宗的同母弟弟。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二日生于長安宮中。6歲封壽王,最初名李杰,文德元年(888)三月六日僖宗崩于武德殿,他被立為皇太弟監(jiān)國,改名李敏。八日即位,又改名李曄。幾次改名,昭示著他政治身份的變化。昭宗即位這年22歲,按說也是成年天子了。不過,在僖宗彌留之際,朝廷群臣并沒有看好他,而是看中了吉王李保,理由是吉王在諸王當(dāng)中最有賢名,年齡又長于壽王。當(dāng)時支持昭宗的只有掌握軍權(quán)的宦官楊復(fù)恭等人。楊復(fù)恭之所以擁立壽王,仍然是宦官自行廢立的慣用舊例。除此之外,可以看到的理由有:一是昭宗和僖宗是同母所生,關(guān)系最為密切;再是他在僖宗多年避難逃亡過程中都隨侍左右,而且還能夠表現(xiàn)一些軍事才能,與楊復(fù)恭關(guān)系相處也算和諧,比較能為楊復(fù)恭等人接受。就這樣,昭宗在宦官的擁立下成為唐朝最后一個以皇太弟身份即位的皇帝。 唐朝自昭宗遷都洛陽以后,實際上就名存實亡了。朱全忠當(dāng)時忙于四處征討,一時無暇圖謀改朝換代,所以遲延了篡唐的步伐。結(jié)果,朱全忠實現(xiàn)謀篡的一幕是到了哀帝時。僅僅就從這點上來說,哀帝就實在是稱得上可悲可哀的皇帝了。
盧貞,唐代詩人。字子蒙,生卒年不詳。《全唐詩》卷四六三有盧貞小傳云:“盧貞,字子蒙。官河南尹。開成中,為......
張抃(?-757)孝昌(今孝感)人。唐朝將領(lǐng)。為張巡屬下裨將。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安祿......
朱景玄,唐朝武宗會昌(841-846)時人,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元和初應(yīng)進士舉,曾任咨議,歷翰林學(xué)士,......
程彌綸,唐朝人,開寶間進士。《懷魯》是 唐 代詩人 程彌綸 所作詩詞之一。......
盧宗回,生卒年不詳。字望淵,南海(今廣東廣州)人。少時讀書廢寢忘食,善學(xué)不倦,同舍生見其所作,嫉之,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