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樂府】北朝樂府民歌保存下來的數(shù)量不多,總共約有七十余首。主要收錄在《樂府詩集》的《梁鼓角橫吹曲》中,其余屬于《雜歌謠辭》和《雜曲歌辭》。《鼓角橫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樂器在馬上演奏的一種軍樂,其歌詞的作者主要是東晉以后北方的鮮卑族和氏、羌等族的人民。其中雖然也有漢語歌詞,但很多是用鮮卑等語言歌唱的。后來到北魏太武帝以后,北方各族與漢族在文化上進行了大融合,于是這些民歌就經(jīng)過翻譯先后傳入南朝的齊、梁,并由梁朝的樂府機關(guān)保存下來,所以稱為《梁鼓角橫吹曲》。《雜歌謠辭》和《雜曲歌辭》收錄的則多是徒歌和謠諺。北朝樂府民歌的題材范圍比南朝的廣闊,可以說是比較生動地反映了北朝豐富的社會生活、壯麗的山川景物和北方人民樂觀、粗獷的精神面貌。有些作品具有明顯的現(xiàn)實性、戰(zhàn)斗性。在藝術(shù)上,北朝樂府體裁多樣,語言質(zhì)樸、生動,風(fēng)格豪放剛健。其思想和藝術(shù)上的成就都是南朝樂府民歌所不及的。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于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中國歷史上的文學(xué)理論家、文學(xué)批評家。......
顏之推(531年-約595年),字介,漢族,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中國古代文學(xué)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
丘遲(464—508),字希范,吳興烏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丘靈鞠之子。南朝梁文學(xué)家。初仕南齊,官至殿......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人稱“山中宰相”,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中......
孔稚珪(447~501)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曾任尚書殿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