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櫱禪師(?-855)與黃檗(音bò)、黃蘗指的同一人。身長七尺,相貌壯嚴(yán),額間隆起如珠;聲音朗潤,意志街澹,聰慧利達(dá),精通內(nèi)學(xué),廣修夕陣,時(shí)人稱之為黃檗希運(yùn)。黃櫱禪師是唐時(shí)福建福清僧人,幼年在本州黃檗山出家。百丈法嗣亦參證于南泉,后于洪州黃檗山大弘禪法,有《傳心法要》《宛陵錄》等傳世,堪為一代宗門大匠。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于南北朝時(shí)期的南朝梁代,中國歷史上的文學(xué)理論家、文學(xué)批評家。......
顏之推(531年-約595年),字介,漢族,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中國古代文學(xué)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
丘遲(464—508),字希范,吳興烏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丘靈鞠之子。南朝梁文學(xué)家。初仕南齊,官至殿......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人稱“山中宰相”,南朝梁時(shí)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中......
孔稚珪(447~501)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shí),曾任尚書殿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