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朱敦儒〔宋代〕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萬里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

病起荊江亭即事

黃庭堅〔宋代〕

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溫飽未,西風吹淚古藤州。

詠懷二首

李賀〔唐代〕

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 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頭上無幅巾,苦蘗已染衣。不見清溪魚,飲水得自宜。

贈從弟·其二

劉楨〔兩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納蘭性德〔清代〕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

下途歸石門舊居

李白〔唐代〕

吳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云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余嘗學道窮冥筌,夢中往往游仙山。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俯仰人間易凋朽,鐘峰五云在軒牖。惜別愁窺玉女窗,歸來笑把洪崖手。隱居寺,隱居山,陶公煉液棲其間。凝神閉氣昔登攀,恬然但覺心緒閑。數人不知幾甲子,昨夜猶帶冰霜顏。我離雖則歲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別君莫道不盡歡,懸知樂客遙相待。石門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不知何處得雞豕,就中仍見繁桑麻。翛然遠與世事間,裝鸞駕鶴又復遠。何必長從七貴游,勞生徒聚萬金產。挹君去,長相思,云游雨散從此辭。欲知悵別心易苦,向暮春風楊柳絲。

贈別二首·其一

杜牧〔唐代〕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臨江仙·探梅

辛棄疾〔宋代〕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云。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長相思·其二

李白〔唐代〕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如素 一作:欲素)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斷腸 一作:腸斷)

古風·其十五

李白〔唐代〕

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