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三日尋李九莊

常建〔唐代〕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

李嶠〔唐代〕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滿庭芳·曉色云開

秦觀〔宋代〕

曉色云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古臺芳榭,飛燕蹴紅英。舞困榆錢自落,秋千外、綠水橋平。東風里,朱門映柳,低按小秦箏。
多情,行樂處,珠鈿翠蓋,玉轡紅纓。漸酒空金榷,花困蓬瀛。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憑闌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

過宋員外之問舊莊

杜甫〔唐代〕

宋公舊池館,零落首陽阿。
枉道祗從入,吟詩許更過。
淹留問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識將軍樹,悲風日暮多。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王安石〔宋代〕

蓬蒿今日想紛披,冢上秋風又一吹。
妙質不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廬山南墮當書案,湓水東來入酒卮。
陳跡可憐隨手盡,欲歡無復似當時。

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二

朱彝尊〔清代〕

穆湖蓮葉小于錢,臥柳雖多不礙船。
兩岸新苗才過雨,夕陽溝水響溪田。

屋上鳩鳴谷雨開,橫塘游女蕩船回。
桃花落后蠶齊浴,竹筍抽時燕便來。

好事近·湖上

蘇軾〔宋代〕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
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白菊雜書四首

司空圖〔唐代〕

黃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悅道心。
卻笑誰家扃繡戶,正薰龍麝暖鴛衾。

四面云屏一帶天,是非斷得自翛然。
此生只是償詩債,白菊開時最不眠。

狂才不足自英雄,仆妾驅令學販舂。
侯印幾人封萬戶,儂家只辦買孤峰。

黃鸝囀處誰同聽,白菊開時且剩過。
漫道南朝足流品,由來叔寶不宜多。

蘇氏文集序

歐陽修〔宋代〕

  予友蘇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遺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錄之,以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歸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棄擲埋沒糞土,不能銷蝕。其見遺于一日產,必有收而寶之于后世者。雖其埋沒而未出,其精氣光怪已能常自發見,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擯斥摧挫、流離窮厄之時直,文章已自行于天下。雖其怨家仇人,及嘗能出力而擠之死者,至其文章,則不能少毀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貴遠。子美屈于今世猶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無恨。”

  予嘗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幾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習。后百有余年,韓、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復于古。唐衰兵亂,又百余年,而圣宋興,天下一定,晏然無事。又幾百年陽,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時少而亂時多。幸時治矣,文章或不能純粹,或遲久而不相及婦。何其難之若是歟?豈非難得其人歟!茍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為之貴重而愛惜之歟!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過,至廢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嘆息流涕,而為當世仁人君子之職位宜與國家樂育賢材者惜也。

  子美之齒少于余。而予學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間,予舉進士于有司,見時學者務以言語聲偶擿裂,號為時文,以相夸尚氣而子美獨與其兄才翁及穆參軍伯長,作為古歌詩、雜文旭。時人頗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顧也。其后,天子患時文之弊,下詔書,諷勉學者以趨于古焉。由是其風漸息,而學者稍趨于古焉。獨子美為于舉世不為之時,其始終自守,不牽世俗趨舍,可謂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評事、集賢校理而廢,后為湖州長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狀貌奇偉,望之昂然,而即之溫溫,久而愈可愛慕。其才雖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擊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賴天子聰明仁圣,凡當時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榮寵。雖與子美同時飲酒得罪之人,多一時之豪俊,亦被收采,進顯于朝廷。而子美不幸死矣。豈非其命也!悲夫!

浣溪沙·露白蟾明又到秋

顧敻〔五代〕

露白蟾明又到秋,佳期幽會兩悠悠,夢牽情役幾時休?
記得泥人微斂黛,無言斜倚小書樓,暗思前事不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