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韓愈〔唐代〕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竹枝詞九首·其六

劉禹錫〔唐代〕

城西門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和劉柴桑

陶淵明〔魏晉〕

山澤久見招,胡事乃躊躇?
直為親舊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懷,挈杖還西廬。
荒涂無歸人,時時見廢墟。
茅茨已就治,新疇復應畬。
谷風轉凄薄,春醪解饑劬。
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
棲棲世中事,歲月共相疏。
耕織稱其用,過此奚所須。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張掄〔宋代〕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
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雁門太守行

李賀〔唐代〕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向日 一作:向月)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吉祥寺賞牡丹

蘇軾〔宋代〕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唐太宗吞蝗

吳兢〔唐代〕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誠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閨怨篇

江總〔南北朝〕

寂寂青樓大道邊,紛紛白雪綺窗前。
池上鴛鴦不獨自,帳中蘇合還空然。
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遼西水凍春應少,薊北鴻來路幾千!
愿君關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時妍。

漢宮春·梅

晁沖之〔宋代〕

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惟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
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傷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詩。微云淡月,對孤芳、分付他誰。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

蘇軾〔宋代〕

蝶懶鶯慵春過半。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
云鬢鬅松眉黛淺。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