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獄中題壁

譚嗣同〔清代〕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版本一)

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
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后人論。(版本二)

浣溪沙·萬里陰山萬里沙

納蘭性德〔清代〕

萬里陰山萬里沙。誰將綠鬢斗霜華。年來強半在天涯。
魂夢不離金屈戌,畫圖親展玉鴉叉。生憐瘦減一分花。

買陂塘·歸鴉

黃景仁〔清代〕

倚柴門、晚天無際,昏鴉歸影如織。分明小幅倪迂畫,點上米家顛墨??床坏?。帶一片斜陽,萬古傷心色。暮寒蕭淅。似捲得風來,還兼雨過,催送小樓黑。
曾相識。誰傍朱門貴宅。上林誰更棲息。郎君柘彈休拋灑,我是歸飛倦翮。飛暫歇。卻好趁江船,小坐秋帆側。啼還啞啞。笑畫角聲中,暝煙堆里,多少未歸客。

城西訪友人別墅

雍陶〔唐代〕

澧水橋西小路斜,日高猶未到君家。
村園門巷多相似,處處春風枳殼花。

薄幸·淡妝多態

賀鑄〔宋代〕

淡妝多態,更的的、頻回眄睞。便認得琴心先許,欲綰合歡雙帶。記畫堂、風月逢迎、輕顰淺笑嬌無奈。向睡鴨爐邊,翔鴛屏里,羞把香羅暗解。
自過了、燒燈后,都不見踏青挑菜。幾回憑雙燕,丁寧深意,往來卻恨重簾礙。約何時再,正春濃酒困,人閑晝永無聊賴。厭厭睡起,猶有花梢日在。

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李白〔唐代〕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松蘭相因依,蕭艾徒豐茸。
雞與雞并食,鸞與鸞同枝。
揀珠去沙礫,但有珠相隨。
遠客投名賢,真堪寫懷抱。
若惜方寸心,待誰可傾倒?
虞卿棄趙相,便與魏齊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橫。
當時不好賢,豈傳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還寂寂,出門迷所適。
長鋏歸來乎,秋風思歸客。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明代〕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普天樂·詠世

張鳴善〔元代〕

洛陽花,梁園月,好花須買,皓月須賒。
花倚欄干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

鸚鵡

羅隱〔唐代〕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舟中曉望

孟浩然〔唐代〕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