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寒夜作

揭傒斯〔元代〕

疏星凍霜空,流月濕林薄。
虛館人不眠,時聞一葉落。

東陽溪中贈答二首·其一

謝靈運〔南北朝〕

可憐誰家婦?緣流灑素足。
明月在云間,迢迢不可得。

西江月·自幼曾攻經(jīng)史

宋江〔宋代〕

自幼曾攻經(jīng)史,長成亦有權(quán)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鶴沖天·清明天氣

杜安世〔宋代〕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臺榭綠陰濃,薰風(fēng)細。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遙際。單夾衣裳,半籠軟玉肌體。
石榴美艷,一撮紅綃比。窗外數(shù)修篁,寒相倚。有個關(guān)心處,難相見,空凝睇。行坐深閨里,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

六國論

蘇洵〔宋代〕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雜詩十二首·其五

陶淵明〔魏晉〕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
值歡無復(fù)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zhuǎn)覺日不如。
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當(dāng)幾許,未知止泊處。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劉禹錫〔唐代〕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fēng)露發(fā)晶英。
能變?nèi)碎g世,翛然是玉京。

虞美人·春愁

陳亮〔宋代〕

東風(fēng)蕩飏輕云縷,時送蕭蕭雨。水邊畫榭燕新歸,一口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鷓鴣天·鵝湖寺道中

辛棄疾〔宋代〕

一榻清風(fēng)殿影涼,涓涓流水響回廊。千章云木鉤辀叫,十里溪風(fēng)稏香。
沖急雨,趁斜陽,山園細路轉(zhuǎn)微茫。倦途卻被行人笑:只為林泉有底忙!

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趙以夫〔宋代〕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云飛去。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