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漁家傲·七夕

蘇軾〔宋代〕

皎皎牽牛河漢女,盈盈臨水無由語。望斷碧云空日暮,無尋處,夢回芳草生春浦。
鳥散馀花紛似雨,汀洲蘋老香風度。明月多情來照戶,但攬取,清光長送人歸去。

暑旱苦熱

王令〔宋代〕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元好問〔金朝〕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遠岫,舍后長松。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后清風。

燕詩示劉叟

白居易〔唐代〕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吳宮

李商隱〔唐代〕

龍檻沉沉水殿清,禁門深掩斷人聲。
吳王宴罷滿宮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點絳唇·傷感

周邦彥〔宋代〕

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
憑仗桃根,說與凄涼意。愁無際。舊時衣袂。猶有東門淚。

舞鶴賦

鮑照〔南北朝〕

  散幽經以驗物,偉胎化之仙禽。鐘浮曠之藻質,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壺而翻翰,望昆閬而揚音。澘日域以回騖,窮天步而高尋。踐神區其既遠,積靈祀而方多。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引員吭之纖婉,頓修趾之洪姱。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朝戲于芝田,夕飲乎瑤池。厭江海而游澤,掩云羅而見羈。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歲崢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離。

  于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骫沙振野,箕風動天。嚴嚴苦霧,皎皎悲泉。冰塞長河,雪滿群山。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翻漢回,曉月將落。感寒雞之早晨,憐霜雁之違漠。臨驚風之蕭條,對流光之照灼。唳清響于丹墀,舞飛容于金閣。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躑躅徘徊,振迅騰摧。驚身蓬集,矯翅雪飛。離綱別赴,合緒相依。將興中止,若往而歸。颯沓矜顧,遷延遲暮。逸翮后塵,翱翥先路。指會規翔,臨岐矩步。態有遺妍,貌無停趣。奔機逗節,角睞分形。長揚緩騖,并翼連聲。輕跡凌亂,浮影交橫。眾變繁姿,參差洊密。煙交霧凝,若無毛質。風去雨還,不可談悉。既散魂而蕩目,迷不知其所之。忽星離而云罷,整神容而自持。仰天居之崇絕,更惆悵以驚思。

  當是時也,燕姬色沮,巴童心恥。巾拂兩停,丸劍雙止。雖邯鄲其敢倫,豈陽阿之能擬。入衛國而乘軒,出吳都而傾市。守馴養于千齡,結長悲于萬里。

到京師

楊載〔元代〕

城雪初消薺菜生,角門深巷少人行。
柳梢聽得黃鸝語,此是春來第一聲。

減字木蘭花·歌檀斂袂

歐陽修〔宋代〕

歌檀斂袂。繚繞雕梁塵暗起。柔潤清圓。百琲明珠一線穿。
櫻唇玉齒。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滿坐迷魂酒半醺。

初出濟州別城中故人

王維〔唐代〕

微官易得罪,謫去濟川陰。
執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閭閻河潤上,井邑海云深。
縱有歸來日,各愁年鬢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