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不顧家的浪蕩子呀,與我分別已經十年了,我身居歌樓,自相憐嘆。登樓遙望,只有那遠處的云煙縈繞在樹林間。空曠平坦的原野尚且望不見,那被重山阻隔的道路還有好幾千!水和天相連一起,山與云都是同一種色彩。遠處的群山莽莽蒼蒼,一直和漢水相連,漢水猶如涓涓細流向東流去。誰又忍心看那悲鳴著飛翔的失群孤雁!從古到今什么地方的秋月不明亮,什么樣年月的秋月不明朗?更何況我這個身居娼樓春心蕩漾的歌女啊,面對這明亮的秋月卻獨自一人,怎能不觸景傷懷!這時候,白露已經讓庭院中蕙草枯萎,臺階上的濃霜已經結滿。楊堅得我腰兒變細,衣帶加長,更加上秋水盈盈,秋云慘淡。天色昏暗,將近黃昏,秋風猛烈地吹,一直
這篇賦表現蕩子之婦的“秋思”,作者寫出了不同階段的“思”的不同內涵和表現形態,生動地表現了閨中人對蕩子的擔心、思念以及焦慮、期盼、失望、悲傷之情。全賦語言淺顯,色彩艷麗,描寫細致,音節流暢,情意婉轉。
開頭部分,“登樓一望,惟見遠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中間“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羅,日黯黯而將暮,風騷騷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錦,君思出塞之歌”能以淺語寫深情,情景的襯托也是成功的。賦中種種微妙的情思:擔心、思念、焦慮、期盼、失望、悲傷……融合在那眺望的眼神中,不著一情字,僅以高度概括的情物結構全篇。
從表現人物感情看,也是一波三折,層層推進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篇賦表現蕩子之婦的“秋思”,作者寫出了不同階段的“思”的不同內涵和表現形態,生動地表現了閨中人對蕩子的擔心、思念以及焦慮、期盼、失望、悲傷之情。全賦語言淺顯,色彩艷麗,描寫細致,音節流暢,情意婉轉。
開頭部分,“登樓一望,惟見遠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中間“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羅,日黯黯而將暮,風騷騷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錦,君思出塞之歌”能以淺語寫深情,情景的襯托也是成功的。賦中種種微妙的情思:擔心、思念、焦慮、期盼、失望、悲傷……融合在那眺望的眼神中,不著一情字,僅以高度概括的情物結構全篇。
從表現人物感情看,也是一波三折,層層推進,在有限的篇幅里容納比較豐富的內涵。全篇以“思”字繞貫全文,但在行文中,不同階段的“思”又有不同的內涵和表現形態。賦起筆由“自憐”作為基調。這是對已經逝去十年生活的概括,又是今天生活的基點。雖屬“自憐”,卻希望不滅,便是“盼”夫歸來。盼而不至,便去“登樓”,其實賦的開頭是從“登樓”開始的。“登樓”是實在等不下去的心理外化,既說明“登樓”之前思之苦,又為新轉機的出現準備了條件。它甚至成為一種特定的藝術情緒。“登樓”唯見含煙的遠樹、云山一體、水天一色的景色。這些使人失望,但還不足以促使她心理發生變化,唯徒暮歸的只鳥,一聲聲哀叫,不徒孤零零的外形觸人情緒,更兼聲聲凄厲、孤寂的叫聲,從視、聽兩個方面打動人物。睹物思人,不由得不動情。由憐己到憐鳥,情感有了質的變化。又見皓月當空,月正圓,偏人不圓,這正一反兩襯,使倡婦的情懷由剛才的自憐而至于自傷。于是聯想到時令,看出寒露萎蕙,嚴霜封階,想到十年韶華不再,青春已老,歲月如霜;又值這薄暮冥冥、秋云慘淡的時日;想到將要面臨的輾轉反側的難捱夜晚和這夜晚以后更多難捱的時日,自然想到帶給自己這些痛苦的丈夫,于是由盼”,而“憐”,而“傷”,而“怨”。可是怨而無用:路途遙遠,相見無期,只得轉而“自慰”。這不是說她徹底失望了,而是明天還會想,雖然希望渺茫,但是從她對春天還會來的信念上看,她還是相信丈夫總有一天會回來的。雖然從行文看,這句是絕望,但潛意識中所傳達的正是這種渴望。▲
,參考資料:完善
1、 魏耕原.歷代小賦觀止.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87-289 2、 陳洪娟.論南朝賦的詩化成因[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4(6):32-34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
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
水霧雜山煙,冥冥不見天。聽猿方忖岫,聞瀨始知川。漁人惑澳浦,行舟迷溯沿。日中氛靄盡,空水共澄鮮。......
旅人嗟倦游,結纜坐春洲。日暮江風靜,中川聞棹謳。草光天際合,霞影水中浮。單艫時向浦,獨楫乍乘流。孌童泣垂釣,妖姬哭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