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納蘭性德〔清代〕〔〕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殘雪凝聚的余暉照射在繪有山水畫的屏風上,透著陣陣寒意。已到三更時分,遠處卻傳來《梅花落》的笛聲。夜深人靜突然憶起往事,月色于無人處也好像朦朧起來。
我是人世間一個惆悵的過客,我知道你為何事而淚流滿面。怕是在斷腸的笛聲里,你回憶起了平生的點點滴滴。

注釋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殘雪:尚未化盡的雪。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詞采用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傳統手法,是一首以抒發人生惆悵為主題的詞。

  詞的上片整體比較平實,主要下力在于營造氛圍上。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點明了環境,包括地點是在書房,時間則是在稍有月色的殘雪之夜。接著視覺轉換,由視覺轉移到聽覺上。這句通過 “殘雪”、“凝輝”、“落梅”、“三更”、“月朧明”等字句,營造出了一種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大有“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而這種感覺大抵只能給人帶來痛苦和茫然。

  下片在上片的情感氛圍籠罩下,突然情感爆發出來。

  “我是人間惆悵客,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詞采用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傳統手法,是一首以抒發人生惆悵為主題的詞。

  詞的上片整體比較平實,主要下力在于營造氛圍上。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點明了環境,包括地點是在書房,時間則是在稍有月色的殘雪之夜。接著視覺轉換,由視覺轉移到聽覺上。這句通過 “殘雪”、“凝輝”、“落梅”、“三更”、“月朧明”等字句,營造出了一種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大有“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而這種感覺大抵只能給人帶來痛苦和茫然。

  下片在上片的情感氛圍籠罩下,突然情感爆發出來。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問句,可謂起的妙絕。這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傷身世的哀嘆。這兩句中似乎有相對的主體,一個是“我是人間惆悵客”的“我”,另一個是“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君。但從詞意看來,更應該是靈犀暗生的獨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間當面的對談傾訴。所以說,這個“君”指的是容若自己。當一個人倦了,累了,苦了,傷了的時候,便不禁會忍不住地自言自語,自怨自艾,自問自答,何況是納蘭這樣的至情至性之人。

  最后一句“斷腸聲里憶平生”更是點睛之筆,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淚下。見慣了哀而不傷,隱而不發,反而更容易被這樣痛徹心扉的凄絕之美打動。閉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詞人在那一片斷腸聲里,落淚傷神。這句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聯系了上片下片,將夜半笛聲同憶平生結合起來;另一方面,用一個結尾來營造一個新的開始,也就是“憶平生”三個字,這三個字能引導人們聯想到詞人的生活,去思考更多的東西,可以說是個很好的留白。▲

,

參考資料:完善

1、 聶小晴編著.中華經典藏書 納蘭詞.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01:154-155頁
創作背景
本首詞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只知是在康熙年間,詞人在殘雪之夜獨自徘徊,聯想到自己生活孤獨凄苦,飽嘗人間離愁別苦,為了表達內心的惆悵,故作下此詞。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于騎射。在書法、繪畫、音......[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出關

徐蘭〔清代〕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

納蘭性德〔清代〕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青衫濕·悼亡

納蘭性德〔清代〕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減字木蘭花·從教鐵石

納蘭性德〔清代〕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佩歸來月上時。......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納蘭性德〔清代〕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