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白狼河以北的邊地,秋季偏早。架于銀河之上的鵲橋又將迎來牽牛星。清晰的漏壺滴水聲隨著時間推移,淡淡的云似乎更濕潤了,這正是金風玉露相逢之時。鵲橋那端,織女的雙眉憂愁地攢聚著,是要等牽牛踏著榆花歸來,才好將心事說與郎聽。卻又只恐,重逢之時,分明相望卻沒有了言語。
人間的別離無數(shù),有多少人,在瓜果的筵席前,向著碧空凝望。連理花,相思葉,隨風飄散到了何處?羈旅之中的我懷思良苦,卻也不及家中妻子,在冷冷清清的空房里,流淚到天明。今夜喜相逢的織女星,笑人憂愁如許。
注釋
白狼河:即大凌河。
星橋:指鵲橋。河鼓:即牽牛星。
清漏:
納蘭性德雖為康熙皇帝的近侍和權相明珠的長子,但他性情淡泊,把自身的處境和地位看作是難以擺脫的束縛。他和盧氏結婚后,伉儷情深,常以扈從皇帝出巡不能與妻子團聚為苦,所謂“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畫堂春》、《臺城路》)正是詩人遠在塞外,又適逢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觸景生情,而對夫妻相思之苦的抒寫。
詞的上片寫天上牛郎織女相會。關于牛郎織女相會的傳說,最早大概見于《荊楚歲時紀》:“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積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綞。天帝怒,遂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焙髞?,人們又進一步敷演為更富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納蘭性德雖為康熙皇帝的近侍和權相明珠的長子,但他性情淡泊,把自身的處境和地位看作是難以擺脫的束縛。他和盧氏結婚后,伉儷情深,常以扈從皇帝出巡不能與妻子團聚為苦,所謂“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畫堂春》、《臺城路》)正是詩人遠在塞外,又適逢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觸景生情,而對夫妻相思之苦的抒寫。
詞的上片寫天上牛郎織女相會。關于牛郎織女相會的傳說,最早大概見于《荊楚歲時紀》:“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積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綞。天帝怒,遂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焙髞?,人們又進一步敷演為更富有民間色彩的愛情故事。又因織女善織綞,婦女們便于七夕結彩縷穿七孔針,陳瓜果于庭以乞巧,遂成為習俗。七夕夜,牛郎織女尚且要團聚,而詞人卻和愛妻天各一方。此時此景,怎能不引起無限的愁思,所以詞人筆下的牛郎織女相思,以及想象中他們相會的情景,都揉合了詩人自身的生活體驗。
詞的下片,由上片牛郎織女的會合而推及到人間?!叭碎g別離無數(shù)?!痹~人把自身置于天下無數(shù)有情人不能團聚者之列,在抒寫離散的悲苦中融入了對現(xiàn)實的揭露和控訴?!跋蚬瞎矍?,碧天凝佇?!豹毷乜臻|的思婦,哪有在瓜果筵前乞巧的心緒呢,她們凝望碧空,羨慕牛郎織女還有相會之時,而自己的丈夫、自己的戀人,他又在何方?她們不能不發(fā)出痛苦的質(zhì)問:“連理千花,相思一葉,畢竟隨風何處?”“連理”,樹枝或樹干長在一起的兩棵樹,比喻夫婦之愛?!跋嗨家蝗~”,指唐代書生于祜和宮女韓氏在紅葉上題寫相思詩句,通過御溝流水傳遞,而后終偕良緣的故事(宋張實《流紅記》)。然而,這傳說中的故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太少了。“連理千花,相思一葉”,到底都隨風飄飛到哪里去了?在這無數(shù)的思婦之中,自然也有詩人的愛妻盧氏在內(nèi)。所以,詞人緊接著把筆鋒轉向自身?!傲b棲良苦”,被王事羈絆、棲寄他鄉(xiāng)實在太苦了。而愛妻呢,“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料想在我未回去的空房里,夜闌香冷,徹夜不眠的妻子把枕頭都哭濕了?!袄湎恪保毁F人家的閨房常用香料熏染。性德《青玉案·宿烏龍江》:“料得香閨香正徹?!敝傅木褪窍懔系南銡?。初睡時濃郁的香氣隨著黎明的到來,飄散得很淡薄了,所以說冷香。 “今夜天孫,笑人愁似許!”今夜和牛郎相會的織女,也會訕笑人間這樣多的離愁別緒?!疤鞂O”,織女星的別名。詩人通過想象,反襯出人間夫妻離別之恨尤勝于牛郎和織女。
全詞通過想象,把真摯濃烈的情感凝結于美麗哀婉的神話傳說之中,把自身夫妻相別之恨、相思之苦推及于天下離散的有情人,使詞的意境更為深遠。語言鮮明生動,無論是描景、寫情、用典、敘事,皆如清水芙蓉,清新自然,毫無雕飾痕跡?!?/p>,
參考資料:完善
1、 畢桂發(fā).毛澤東評點歷代名家詞賞析: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第1003頁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shù)春星。......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huán)佩歸來月上時。......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