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趙翼〔清代〕〔〕

依然形勝扼荊襄,赤壁山前故壘長。
烏鵲南飛無魏地,大江東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國,一片山河百戰場。
今日經過已陳跡,月明漁父唱滄浪。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赤壁有約的位置依舊扼住了通往荊州、襄陽的路,赤壁的山前,古老的堡壘綿長。
烏鵲又向南飛,但已經沒有魏國了;大江依然向東奔流,周瑜般的人物又哪里還有?
古代人物千秋永在,魏蜀吳三足鼎立,這一片大好河山,只不過是歷經百戰的一處戰場。
今日經過這里已成為歷史的遺跡,唯有漁夫在月光下唱著歌謠。

注釋
形勝:位置優越,地勢險要之地。
扼:控制,扼住。
荊襄:荊州和襄陽。
故壘:古代的堡壘。
烏鵲:指喜鵲,或說是烏鴉與喜鵲,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周郎:即周瑜。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詩從歷史與現實的差異,時間與空間的對照來表現今昔之感,并以冷靜幽遠的筆墨,抒懷“棄官歸鄉、淡于名利”的歸隱之志。全詩用典自然,對仗工整,境界遼闊,感情激蕩。

  首聯破題,從山河形勝落筆。赤壁扼守著通往荊州和襄陽去的道路,因而成了古代兵家爭戰之地,三國時修筑的戰爭營壘依稀可辨,山川依然,地形奇險。“故壘”自然是用了蘇軾“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的名句。這兩句雖為寫地理,但“依然”、“故壘”等詞已引出一種深沉的歷史感。

  頷聯則巧妙地運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和蘇軾《念奴嬌》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從歷史與現實的差異,時間與空間的對照來表現今昔之感,并以冷靜幽遠的筆墨,抒懷“棄官歸鄉、淡于名利”的歸隱之志。全詩用典自然,對仗工整,境界遼闊,感情激蕩。

  首聯破題,從山河形勝落筆。赤壁扼守著通往荊州和襄陽去的道路,因而成了古代兵家爭戰之地,三國時修筑的戰爭營壘依稀可辨,山川依然,地形奇險。“故壘”自然是用了蘇軾“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的名句。這兩句雖為寫地理,但“依然”、“故壘”等詞已引出一種深沉的歷史感。

  頷聯則巧妙地運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和蘇軾《念奴嬌》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句子,貌似寫景,其實隱寓曹操在此兵敗而周瑜得勝成為英雄的歷史畫卷。“烏鵲南飛”和“大江東去”是萬古如斯的自然景象,但在作者筆下借用了典故的聯想而各自帶上了豐富的意蘊,而且對仗工巧,絕去斧鑿之浪,可見作者駕馭文字的能力。

  頸聯則以時間和地理自然成對。孫權、劉備、周瑜、曹操這些風云一時的歷史人物流傳千年,赤壁一戰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勢;眼前的山河即是當年歷盡無數戰斗的地方。出句是緬懷歷史,對句是即目所見;表現古今時代的縱貫,山河遺跡的感喟,于真自然過渡到尾聯的自我抒懷。

  此日經過赤壁,多少英雄已成陳跡,只有在明月照耀的江上,時時傳來漁翁的晚唱。“唱滄浪”云云自然是用了《孟子》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意思。與蕭散自在的漁父相比,那些在政治上曾一度風云顯赫的人們也顯得可憐可嘆了。結尾這兩句不僅與前六句的宏闊氣象形成一鮮明對照,以冷靜幽遠的筆墨結束全詩,令詩意波折,更具回味;同時也與詩人此時棄官歸鄉、淡于名利的心境暗合,從而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

,

參考資料:完善

1、 錢仲連.元明清詩鑒賞辭典(清近代):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1259 2、 錢秀程,聽唱新翻赤壁詩——讀趙翼《赤壁》,《中國校園文學》,2003年 3、 田軍 等.金元明清詩詞曲鑒賞辭典: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1113-1114
創作背景
這首詩從歷史與現實的差異,時間與空間的對照來表現今昔之感,并以冷靜幽遠的筆墨,抒懷“棄官歸鄉、淡于名利”的歸隱之志。全詩用典自然,對仗工整,境界遼闊,感情激蕩。
趙翼

趙翼(1727~1814)清代詩人,史學家。字云崧,一字耘崧,號甌北。陽湖今江蘇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任鎮安、廣州知府,官至貴西兵備道。乾隆三十八年辭官家居,曾一度主......[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出關

徐蘭〔清代〕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

納蘭性德〔清代〕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青衫濕·悼亡

納蘭性德〔清代〕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減字木蘭花·從教鐵石

納蘭性德〔清代〕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佩歸來月上時。......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納蘭性德〔清代〕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