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試望陰山

納蘭性德〔清代〕〔〕

試望陰山,黯然銷魂,無言徘徊。見青峰幾簇,去天才尺;黃沙一片,匝地無埃。碎葉城荒,拂云堆遠,雕外寒煙慘不開。踟躕久,忽砯崖轉石,萬壑驚雷。
窮邊自足秋懷。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涼絕塞,峨眉遺冢;銷沉腐草,駿骨空臺。北轉河流,南橫斗柄,略點微霜鬢早衰。君不信,向西風回首,百事堪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遙望塞外的陰山,不禁讓人無限傷懷,徘徊不語。只見幾座青峰高聳入云,仿佛離天只有幾尺的距離,眼前黃沙遍地,不見一絲塵埃。碎葉城早已荒蕪,拂云堆也遙遠得看不見,只看見飛翔云外的雕鷹和凝聚著寒冷的霧氣。我正在這里徘徊不前,忽然聽到山崖上巨石撞擊的聲音,就像是萬丈深壑里發出的隆隆雷聲。
邊塞的荒涼叫人看了愁苦滿懷,更何況我平生的惆悵已經很多了。想到王昭君凄涼出塞,美人已去,但青冢猶存,而那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燕昭王為迎接天下賢達而筑的黃金臺的遺跡、河流依然向北流去,北斗斗柄仍是橫斜向南,愁苦的人已經未老先衰,兩鬢已生出星星白發 在秋風中回首往事,愁苦滿懷。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上片描繪塞外風光驚心動魄的場面。起句“試望陰山”,先廓定視野,繼后寫“試望”的心境和感受:“黯然銷魂,無言徘徊?!薄盁o言徘徊”形象地描畫出心潮翻涌,無限思緒的情態。這第一韻是全詞的基礎,以下全由此展開。第二三韻視野極為開闊。由“見”字領起“青峰幾簇,去天才尺”,寫山嶺高聳密集;“黃沙一片,匝地無埃”,寫朔漠遼闊無邊。底下連舉唐代西域兩個名鎮“碎葉城”和“拂云堆”,并分別述以“荒”和“遠”。“碎葉城”距陰山數千里之遙,試想不可目及,神思則可;“拂云堆”雖近在陰山南麓,但由于“雕外寒煙慘不開”,故目見也難。盡管如此,但這兩句意象宏闊,為全詞設下雄偉悲壯的氛圍。詞趣的流脈在踟躕良久感慨良久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上片描繪塞外風光驚心動魄的場面。起句“試望陰山”,先廓定視野,繼后寫“試望”的心境和感受:“黯然銷魂,無言徘徊。”“無言徘徊”形象地描畫出心潮翻涌,無限思緒的情態。這第一韻是全詞的基礎,以下全由此展開。第二三韻視野極為開闊。由“見”字領起“青峰幾簇,去天才尺”,寫山嶺高聳密集;“黃沙一片,匝地無埃”,寫朔漠遼闊無邊。底下連舉唐代西域兩個名鎮“碎葉城”和“拂云堆”,并分別述以“荒”和“遠”?!八槿~城”距陰山數千里之遙,試想不可目及,神思則可;“拂云堆”雖近在陰山南麓,但由于“雕外寒煙慘不開”,故目見也難。盡管如此,但這兩句意象宏闊,為全詞設下雄偉悲壯的氛圍。詞趣的流脈在踟躕良久感慨良久的深沉情緒中,在雄偉悲壯的氛圍里靜靜地流淌。突然,訇然聲響,撼地搖天:“忽砯崖轉石,萬壑驚雷”。這一韻僅比李白《蜀道難》的詩句多出一個“驚”字。納蘭驅使古人,得心應手,于茲可見。這一聲巨響,應是巨石滾人山谷其聲轟鳴所致,從而在巨響中暫結上片。

  下片抒發思家的情懷,修辭手法極見高妙?!案F邊自足愁懷”,遙扣首韻,點明荒涼艱苦的塞外邊疆,本來就富愁種。更緊承“又何必平生多恨哉”,語氣似抑實揚,由因地域引愁過渡到因人事生衷,從而牽出兩樁流傳千古的史實。歷史上令人生哀之事多矣,納蘭不勝枚舉,無須枚舉。故以“只”字界定,僅以下兩端“凄涼絕塞,蛾眉遺?!焙汀颁N沉腐草,駿骨空臺”,就足以發人無限感慨。但其人如今已沒,絕塞依然凄涼,空臺滿目腐草,留給后人的只是由此滋生的無限感慨而已,其人生苦短之情歷歷可見。故下韻“北轉河流,南橫斗柄,略點微霜鬢早衰”,直抒“人生幾何”的慨嘆?!氨鞭D河流”是黃河流勢的真實寫照,取孔子“逝者如斯”語意,靈動輕巧,貼切自然;“南橫斗柄”寫星辰依然按自然規律運動,古如是,今如是,未來仍如是。但人的生命卻是極短暫的,故有“鬢早衰”的悵恨。納蘭僅活了三十一歲,盛年霜鬢,確是令人生哀的。煞尾“君不信,向西風回首,百事堪哀”,稍抑即揚。“百事”既指歷史事,更指自家事,件件樁樁,不隨心者多矣,否則,怎會“霜鬢早衰”。

  全篇取用賦法,對陰山一帶的獨特風光作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又借典鋪除,婉曲層深,表達了“百事堪哀”的凄苦隱衷。全詞蒼涼凄婉,沉郁幽傷?!?/p>,

參考資料:完善

1、 賀新輝主編.清詞鑒賞辭典 圖文修訂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09:第640頁
創作背景
上片描繪塞外風光驚心動魄的場面。起句“試望陰山”,先廓定視野,繼后寫“試望”的心境和感受:“黯然銷魂,無言徘徊?!薄盁o言徘徊”形象地描畫出心潮翻涌,無限思緒的情態。這第一韻是全詞的基礎,以下全由此展開。第二三韻視野極為開闊。由“見”字領起“青峰幾簇,去天才尺”,寫山嶺高聳密集;“黃沙一片,匝地無?!?,寫朔漠遼闊無邊。底下連舉唐代西域兩個名鎮“碎葉城”和“拂云堆”,并分別述以“荒”和“遠”?!八槿~城”距陰山數千里之遙,試想不可目及,神思則可;“拂云堆”雖近在陰山南麓,但由于“雕外寒煙慘不開”,故目見也難。盡管如此,但這兩句意象宏闊,為全詞設下雄偉悲壯的氛圍。詞趣的流脈在踟躕良久感慨良久的深沉情緒中,在雄偉悲壯的氛圍里靜靜地流淌。突然,訇然聲響,撼地搖天:“忽砯崖轉石,萬壑驚雷”。這一韻僅比李白《蜀道難》的詩句多出一個“驚”字。納蘭驅使古人,得心應手,于茲可見。這一聲巨響,應是巨石滾人山谷其聲轟鳴所致,從而在巨響中暫結上片。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于騎射。在書法、繪畫、音......[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出關

徐蘭〔清代〕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

納蘭性德〔清代〕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青衫濕·悼亡

納蘭性德〔清代〕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減字木蘭花·從教鐵石

納蘭性德〔清代〕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佩歸來月上時。......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納蘭性德〔清代〕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