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清寒的夜里,銀字笙吹出悠揚綿長的曲調,水紋竹席漸漸寒冷,畫屏也越來越涼。雪白的玉腕上帶著沉甸甸的金鐲子,她梳理起淡淡的妝容。
幾次伸手試香,纖纖玉手又暖又香;一回嘗酒,臉龐像朱唇一樣泛起紅光。她假裝嗔怪,舞弄起紅絲蠅拂子,作勢要打她心愛的情郎。
注釋
山花子: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此調在五代時為雜言《浣溪沙》之別名,即就《浣溪沙》的上下片中,各增添三個字的結句,故又名《攤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高麗史·樂志》名《感恩多令》。
銀字:樂器名,管笛之屬。古人用銀作字,在笙管上標明音階的高低。
水紋簟(diàn):
參考資料:完善
1、 (后蜀)趙崇祚編選.花間集注評:鳳凰出版社,2008.5:第170頁 2、 (后蜀)趙崇祚著;墨香齋譯評.典藏文化經典 花間集 雙色插圖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07:第160頁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半踏長裾宛約行,晚簾疏處見分明,此時堪恨昧平生。早是銷魂殘燭影,更愁聞著品弦聲,杳無消息若為情。......
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夢等閑成。逡巡覺后,特地恨難平。紅燭半條殘焰短,依稀暗背錦屏。枕前何事最傷情?梧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