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梅花詩

陰鏗〔南北朝〕〔〕

春近寒雖轉,梅舒雪尚飄。
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
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
今來漸異昨,向晚判勝朝。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天臨近,天氣雖然轉暖,梅花開放,雪花卻還飄著。
隨風還一起零落,太陽照著,卻與雪不一起融化。
枝葉招展,梅影更多更密,花兒許多,梅枝顯得更重。
現在漸漸與昨日不同,時間臨近傍晚分明勝于早晨。

注釋
轉:意謂轉暖。
舒:開放。
銷:消失、融化。
足影:梅影更多更密。
重條:梅枝顯得更重。
異昨:與昨日不同。
向晚:時間臨近傍晚。判:分明。勝朝:勝于早晨。

賞析
賞析

  自古詩人酷愛梅花,自然是為了其高風幽韻所沉醉。但更為詩人所傾倒的,則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潔品格。陰鏗的這首詩,就歌詠了梅花迎寒風、傲飛雪的姿態。

  開頭兩句直接入題,描寫出梅花凌霜傲雪的自然屬性?!按航m轉,梅舒雪尚飄”,春天雖將迫近,嚴冬的寒氣尚存,雪花仍在飄舞,這時梅花早已盛開,可謂是“冰雪獨相宜”。這里,詩人贊美了梅花不怕雪霜侵,“萬花敢向雪中開”的無畏品格。可以想見,那一樹樹傲然開放的梅花,或紅或白,或粉或黃,在漫天飛雪的映襯下,色彩會是多么分明。這梅花,充滿著多么頑強的生命力呀。望此景象,作者頓生敬意,也無怪歷代詩人和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蛸澝浪恰傲韬?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自古詩人酷愛梅花,自然是為了其高風幽韻所沉醉。但更為詩人所傾倒的,則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潔品格。陰鏗的這首詩,就歌詠了梅花迎寒風、傲飛雪的姿態。

  開頭兩句直接入題,描寫出梅花凌霜傲雪的自然屬性?!按航m轉,梅舒雪尚飄”,春天雖將迫近,嚴冬的寒氣尚存,雪花仍在飄舞,這時梅花早已盛開,可謂是“冰雪獨相宜”。這里,詩人贊美了梅花不怕雪霜侵,“萬花敢向雪中開”的無畏品格??梢韵胍姡且粯錁浒寥婚_放的梅花,或紅或白,或粉或黃,在漫天飛雪的映襯下,色彩會是多么分明。這梅花,充滿著多么頑強的生命力呀。望此景象,作者頓生敬意,也無怪歷代詩人和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或贊美它那“凌寒獨自開”的大無畏的精神;或贊美它“畏落眾花后”的積極進取精神;或贊美它那“凌厲冰霜節愈堅”的高潔品格。

  三、四兩句,詩人是在寫雪,也是在寫梅:“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春天風大,被刮落的梅花隨著春雪在春風中飛舞,景象真是美妙極了。或是白梅,那飄落之花與雪花齊風飛舞,難以辨認,真是“開時似雪,謝時似雪”;或是紅梅,那鮮紅的花瓣與如玉的雪花交相飄灑,紅白分明的色彩,奇妙變幻的景象,怎不令人陶醉。這與宋代詩人韓元吉所寫的“不隨群艷競芬芳,獨自施朱對雪霜”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天晴日朗,在瘦枝上的殘雪融化了,而留在枝頭上依然微笑的梅花顯得更加清幽、雅逸,真是別有一番神韻。觀賞此花,自然心曠神怡。

  五、六兩句,則分別寫梅之花、葉情狀。“葉開隨足影”形容梅放葉的時間。梅先花后葉,當花兒凋謝之時,葉子才逐漸長出,這是仍是暮春之時,“隨足影”用詞極為巧妙,“花多助重條”一句,形容梅開花之多。梅瘦枝疏斜,然而卻繁花滿綴。這一句寫得極為逼真。

  最后兩句則形容梅花多變,不斷給人以新貌。“今來漸異昨,向晚判勝朝”,一樹樹梅花,今天所見和昨天所見有異,早上與晚上有別,描寫出梅花由花苞逐漸開到完全開放的不斷變化。“向晚判勝朝”言其梅花越開越美,不斷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

  這首小詩,語言平易樸實,然而又有清新明快之感。狀物寫景都很細膩,以梅花傲雪開放到隨風與雪飄落,以及花落放葉之狀、花兒多變等都寫到了,讓作者觀賞到了雪里梅花的千姿百態,創造了美的意境,留下的是不盡的想象和美的感受。▲

,

參考資料:完善

1、 李文祿.古代詠花詩詞鑒賞辭典: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1-2
創作背景
陰鏗

陰鏗(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梁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其父親子春仕梁,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鏗幼年好學,能誦詩賦......[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登池上樓

謝靈運〔南北朝〕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

擬行路難·其一

鮑照〔南北朝〕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

與顧章書

吳均〔南北朝〕

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

行舟值早霧

伏挺〔南北朝〕

水霧雜山煙,冥冥不見天。聽猿方忖岫,聞瀨始知川。漁人惑澳浦,行舟迷溯沿。日中氛靄盡,空水共澄鮮。......

春夕早泊和劉諮議落日望水詩

何遜〔南北朝〕

旅人嗟倦游,結纜坐春洲。日暮江風靜,中川聞棹謳。草光天際合,霞影水中浮。單艫時向浦,獨楫乍乘流。孌童泣垂釣,妖姬哭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