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禁煙抗英勝利的歡樂日子過完沒有?日子還沒過完,就被吹吹打打的鼓樂、儀仗、衛隊和官員們催著歡送走了。看著珠江流入南海的輕盈水波,我們就這樣分處兩地了。您留下來,是什么用意?我離開又是什么用意?
朝廷一邊派琦善赴廣州,又令伊里布與英侵略者交涉妥協投降事宜。眼下的病情這樣危急,肩頭的擔子這樣沉重,害怕擔挑不了而憂愁萬分。我離開了,確實感到心也碎,你留下來,也應該感到心碎。
注釋
酷相思:詞牌名,雙調,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韻,一疊韻。
少穆(mù):林則徐的字。
百五:夏歷冬至以后約一百零五日為寒食節,為清明節的前兩天,民
詞的上片“百五佳期過也未”,清明寒食時節,柳絮千條,陰雨霏霏,更容易惹出愁緒萬端。然而今年更是不同,詞人所遇之事,使他更平添愁緒百倍。詞的上片徐徐寫出事情根由,接著描寫軍笳聲起,催動千騎,然而這千萬鐵騎卻并非去浴血疆場,而是調防。詞人原任兩廣總督,直接負責查禁洋船,禁毀鴉片事。后清廷將他調任兩江總督,由林則徐繼任其職。“看珠澥盈盈分兩地”即指這件事。一條珠江,竟將兩人隔離兩地。盡管林則徐是詞人好友,且又是禁煙驍將,但自已失去了與帝國主義對壘、失去了為國家、人民效力的機會,總不免心中萬分惆悵,不免對朝廷不滿。詞中連用兩個問句:“君住也,緣何意?儂去也,緣何意?”,表現了這種強烈情緒。詞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詞的上片“百五佳期過也未”,清明寒食時節,柳絮千條,陰雨霏霏,更容易惹出愁緒萬端。然而今年更是不同,詞人所遇之事,使他更平添愁緒百倍。詞的上片徐徐寫出事情根由,接著描寫軍笳聲起,催動千騎,然而這千萬鐵騎卻并非去浴血疆場,而是調防。詞人原任兩廣總督,直接負責查禁洋船,禁毀鴉片事。后清廷將他調任兩江總督,由林則徐繼任其職。“看珠澥盈盈分兩地”即指這件事。一條珠江,竟將兩人隔離兩地。盡管林則徐是詞人好友,且又是禁煙驍將,但自已失去了與帝國主義對壘、失去了為國家、人民效力的機會,總不免心中萬分惆悵,不免對朝廷不滿。詞中連用兩個問句:“君住也,緣何意?儂去也,緣何意?”,表現了這種強烈情緒。詞人由于這種惱人的復雜情緒縈繞于懷,以至連時日都搞不清楚,不知“百五佳期過也未”了。
詞的下片著重表現詞人對國事的感嘆。“召緩征和醫并至”,這是暗喻當時朝廷忽而想和,忽而想戰,舉棋不定的狀況。當時朝廷大臣琦善、伊里布之流十分害怕英帝國主義的武力,極力主和,而朝廷則在戰和之間拿不定主意,就如病篤亂投醫,忽而請這個醫生醫治,忽而請那個醫生醫治,莫哀一是。朝廷如此,詞人“眼下病,肩頭事。怕愁重如春擔不起”,以國事為己任,這是沉重的擔子。然而這個擔子倒是好擔,就是朝廷不允許他來擔這擔子,唯留下沉重的“愁”字,卻叫詞人感到難以擔起,只有將這滿腔國愁留于心底。既有能力,也有強烈的欲望要去擔當國事的重任,然而卻為朝廷所不允許,詞人的心境可想而知。于是在詞的結尾,詞人不由自主地發出“心應碎”的喊聲。結句和上片結束處的句式完全一樣,這當然是詞牌所規定的,但詞人有意將詞語和句意重復,造成反復、強調的效果,這卻又是表現內容的需要了。去留兩依依,詞人與林則徐之所以兩愁相對,正由于他們都先天下之憂而憂,為國家和民族的存亡憂心如焚;正因為他們眼見朝廷的暖昧態度,感到國事漸不可為而哀傷至切。
這首詞采用白描手法,除“召緩征和醫并至”是唯一用典處,其余都明白如家常語,讀來絲毫不覺隔膜。詞寫憂愁意緒卻不使人感到消沉,表現的是熱血男兒之愁,因此充滿陽剛之氣,即使愁也顯得激烈,即使愁也顯得豪壯,也能催發人的悲憤激昂之氣。▲
,參考資料:完善
1、 唐圭璋.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05月第1版:第1216頁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佩歸來月上時。......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