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歌

劉邦〔兩漢〕〔〕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鵝飛向天空,一下能飛數千里(高)。
羽翼已經豐滿了,可以四海翱翔。
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將它怎么樣?
即使擁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樣?

注釋
鴻鵠:天鵝。《管子·戒》:“今夫鴻鵠,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時。”《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翮:“鬲”本指空足陶器,引申指“空心”。“翮”的本意是“羽毛中間的空心硬管”,詩中指羽毛。《荀子·王制》:南海則有羽翮齒革。
矰:“曾”意為“重復利用的”、“二手的”。“矰”的本義是“因拴著絲繩而能收回再次利用的箭”。繳:“敫”意為“從一點擴散到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用天空的大雁比喻太子劉盈,確立劉盈為太子,是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時的事。劉邦后來發現,劉盈過于“仁弱”,擔心他難以繼承皇位。他很喜歡趙王劉如意,覺得劉如意很象他。但是,劉盈是“嫡出”,呂雉所生。劉如意是“庶出”,妃子戚夫人所生。廢嫡立庶,是件大事;況且,呂雉又是他的元配,曾經患難與共,他一時委決不下,多次征求親近大臣的意見。但是,大臣中多數是劉邦的故交,和呂雉也有情面;而戚夫人,除了皇帝的恩寵以外,絕沒有呂雉那樣的“群眾基礎”。所以,包括留侯張良在內的一班老臣,都勸劉邦不要免去劉盈的太子地位。劉邦看到大臣們擁戴劉盈.認為他象鴻鵲,甚至“一舉千里”,那是受了蒙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用天空的大雁比喻太子劉盈,確立劉盈為太子,是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時的事。劉邦后來發現,劉盈過于“仁弱”,擔心他難以繼承皇位。他很喜歡趙王劉如意,覺得劉如意很象他。但是,劉盈是“嫡出”,呂雉所生。劉如意是“庶出”,妃子戚夫人所生。廢嫡立庶,是件大事;況且,呂雉又是他的元配,曾經患難與共,他一時委決不下,多次征求親近大臣的意見。但是,大臣中多數是劉邦的故交,和呂雉也有情面;而戚夫人,除了皇帝的恩寵以外,絕沒有呂雉那樣的“群眾基礎”。所以,包括留侯張良在內的一班老臣,都勸劉邦不要免去劉盈的太子地位。劉邦看到大臣們擁戴劉盈.認為他象鴻鵲,甚至“一舉千里”,那是受了蒙騙。

  “羽翼已就,橫絕四海。”說的還是劉盈,劉邦仍被假象蒙蔽著。呂稚知道劉邦的心思,暗暗心焦,她更知道“母以子貴”的道理,誰的兒子做皇帝,生母就是皇太后,無上尊貴,于是她不遺余力地進行了頻繁的幕后活動,求助于大臣,甚至不惜屈尊下跪,求張良幫助。最后,她就按張良的主意,讓劉盈去巴結當時的四大名士“商山四皓”。這四個老頭兒正是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和夏黃公。這四位是頂尖的世外高人,人稱“四皓”,即四顆明星。張良就讓四個老頭兒當太子的老師。“四皓”曾拒絕過劉邦的遨請,不肯出山做官,如今卻同劉盈同車四游,使劉邦誤以為劉盈有才能,孚眾望。

  “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劉邦面對戚夫人的哭泣,表達出自己愛莫能助、無可奈何的心情。劉邦病重以后,自知大限不遠,曾又一次和大臣們提到接班人問題。大臣們除了陳說利害以外,都對劉盈極口稱贊,使劉邦最終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頭。當他把這一情況告知戚夫人時.戚夫人十分悲傷,泣不成聲。劉邦寬慰她說:“為我茲舞,吾為若楚歌。”《鴻鵲歌》,就是這樣一首憂心忡忡、情意綿綿的歌。

  劉邦不無憂慮地死去,活著的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如意卻遭受了極其殘酷的迫害,雙雙被狠毒的呂雉害死。得寵的戚夫人一門全讓呂雉給收拾了,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砍了手腳,挖眼熏耳,扔到茅房里.看到戚夫人被呂雉變成“人彘”的慘相,連呂雉的親生兒子劉盈都憤怒地大罵:“此非人所為!”

  《鴻鵠歌》情真意切,巧用比喻,仍是楚辭遺風,聯系史實去讀.不乏感人的藝術力量。▲

,

參考資料:完善

1、 呂晴飛等 .漢魏六朝詩歌鑒賞辭典 .北京 :中國和平出版社 ,1990年 :4頁 .
創作背景
據《漢書·外戚傳》云,漢高祖劉邦因為嫌呂雉的兒子太子劉盈為人過于仁厚軟弱,想廢掉他而立其愛妾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為太子。但因呂雉為人剛毅,采用了張良的計策,以商山四皓輔佐太子,使得高祖的想法未能實現。因此高祖作此歌勸慰戚夫人,以說明無力更換太子的道理。
劉邦

劉邦(前256-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今江蘇豐縣)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曾任亭長,后起義反秦。他于公元前二○六年率軍攻破咸陽滅秦,又于公元前二○二年滅項羽,建立了漢朝,史稱漢高祖。在掌握了最......[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上書諫獵

司馬相如〔兩漢〕

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險,射猛獸,卒然遇......

西北有高樓

佚名〔兩漢〕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贈從弟·其二

劉楨〔兩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孟母三遷

劉向〔兩漢〕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

巫山高

佚名〔兩漢〕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我欲東歸,害梁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湯湯回回。臨水遠望,泣下沾衣。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