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尋覓春天就應該在春天到來之前,想要欣賞春花就不要等到花枯萎了再去。佳人玉手舉著青白色的酒,杯中的酒漫上了杯口。
頻頻開懷大笑有什么關系,皇宮禁苑里的春天去的比較晚。醉眼朦朧之中,眾人閑談雅論,觥籌交錯。賦詩隨羯鼓的敲擊而完成,羯鼓一響賦詩開始,羯鼓一停詩即賦成。
注釋
子夜歌: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上下闋各五句。此詞調名《歷代詩余》中作“菩薩蠻”。
先:《花草粹編》中作“陽”。
縹(piǎo)色:淡青色,青白色。這里指青白色的酒。
玉柔:像玉一樣潔白柔嫩。這里指女人潔白柔嫩的手。
擎(qíng):
這首詞描寫的是春光融融之中,詞人在花開似錦的宮苑里,與美人飲酒賦詩、尋歡作樂的情景,充分表現了李后主作為一個文人皇帝沉湎聲色、不思進取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性格。全詞結構順暢完整,以意起篇,以景會意,別具特色;語言明白直快,如與人對話,相對而勸,自然樸實,準確生動,親切可人,顯示了詞人駕馭生活和語言的較高功力。
詞的上片,開頭兩句以意起詞,不是寫景,而是先抒胸臆,其實是作者追求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的真實體現。“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是詞人駕車出游、會賞春光時的經驗之談。早春之際,百花爭艷正是看花尋春的好時節,行樂須及春,作者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良辰美景。詞人有如一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首詞描寫的是春光融融之中,詞人在花開似錦的宮苑里,與美人飲酒賦詩、尋歡作樂的情景,充分表現了李后主作為一個文人皇帝沉湎聲色、不思進取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性格。全詞結構順暢完整,以意起篇,以景會意,別具特色;語言明白直快,如與人對話,相對而勸,自然樸實,準確生動,親切可人,顯示了詞人駕馭生活和語言的較高功力。
詞的上片,開頭兩句以意起詞,不是寫景,而是先抒胸臆,其實是作者追求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的真實體現。“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是詞人駕車出游、會賞春光時的經驗之談。早春之際,百花爭艷正是看花尋春的好時節,行樂須及春,作者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良辰美景。詞人有如一個不識愁滋味的少年,滿心歡喜地追尋著世間的快樂。詞人正是如此純真地把游春時的想法和盤托出,其快樂是那般的真切,全然不似一般俗人的猥瑣,閑散疏放之致。唐杜秋娘有詩句“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李煜詞取其意用,但《金縷衣》是勸人珍惜時光,而李煜在這里卻強取及時行樂之意。以此作為此詞的主旨,全詞基調確定如此,也使得這首詞的整個思想格調不高。其中的“春”和“花”都有雙重含義,既指春日的良辰美景,又指人之青春美貌,并非當真“尋春”和“看花”。后續兩句承前二句之意,直接描寫飲酒作樂的具體場面,酒美人也美,和下片春光之美相對應。美人勸酒,美在對手的描寫,稱之“玉柔”可見其嫵媚多情,“縹”“玉”“清”給人的色彩感受都非常素雅細膩。唐李白《子夜四時歌四首·春歌》中有:“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亦是表現人物手勢與物色之間形成和諧的觀感效果。
詞的下片進一步細寫作者與美人對飲賦詩、調笑作樂的情景,繼續充實及時行樂的具體內容。開頭兩句寫作者與美人都是無拘無束地玩笑作樂,因此覺得春歸也晚。“何妨”一詞寫出宴飲更加放浪,在飲酒調笑之間,甚至覺得連最易逝去的春色腳步都放慢了。詞人在這里徑自說“頻笑粲”“春歸晚”,即是都肯定了這兩種心理狀態。“同醉與閑評”以下寫酒酣耳熱之際的閑談和賦詩。曹孟德橫槊賦詩,曹子建成詩七步俱是備受后人艷羨的文士雄才。這里是一種“移情”的描寫,春來春歸本是自然現象,是不以人的情感要求為轉移的。但是在縱情歡飲、恣意享受的作者的感覺中,許多美好的景色似乎永遠不會消亡,明媚的春光似乎永遠都在伴隨著作者,這不是錯覺,而是一種“移情”,十分真實地體現出了作者的心態。結尾兩句,醉已成為“同醉”,評也已成“閑評”,作者那種“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性格特點畢現,而作者的大部分追求似乎也只是“詩隨羯鼓成”了。賦詩和評論,以羯鼓聲停為限,也反映了其尋歡作樂的一種方式。
全詞通篇都是描寫飲酒賦詩的閑逸生活,抒發追求及時行樂的思想感情,格調是不高的。但是這首詞以意起篇,以景會意,表現結構上順暢完整,別具特色。詞中表現的內容不很豐富,相對比較緊湊,從另一方面也昭顯了作者駕馭生活和語言的較高功力。在語言使用上,全詞都有一種明白直快的特點。開篇即如與人對話,相對而勸,自然樸實,后邊的“何妨”以口語入詞,親切可人。而“同醉”“閑評”等,既明白,又質樸,準確而又生動。整首詞都體現了一種不飾雕琢、自然清新的語言特色。
宮廷的享樂生活是李煜前期作品的主要內容,在花開似錦的宮廷中,與眾美人飲酒賦詩、賞玩美景,充分表現了李煜這個文人皇帝不思進取、沉迷享樂的形象。▲
,參考資料:完善
1、 東籬子.李煜詞全鑒.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47-48 2、 周仕慧.李煜詞賞讀.北京:線裝書局,2007:9-11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半踏長裾宛約行,晚簾疏處見分明,此時堪恨昧平生。早是銷魂殘燭影,更愁聞著品弦聲,杳無消息若為情。......
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夢等閑成。逡巡覺后,特地恨難平。紅燭半條殘焰短,依稀暗背錦屏。枕前何事最傷情?梧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