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

納蘭性德〔清代〕〔〕

無恙年年汴水流。一聲水調短亭秋。舊時明月照揚州。曾是長堤牽錦纜,綠楊清瘦至今愁。玉鉤斜路近迷樓。
譯文及注釋
譯文汴水依舊如隋時的樣子,年年東流。秋日的短亭傳來一首《水調》的歌聲。明月仿佛也是舊時的,靜靜地照耀著揚州城。想隋朝的時候這里曾是何等繁華侈靡,如今河岸楊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宮女的墓地還是靠近了歌舞之樓。 注釋紅橋:橋名。在江蘇揚州市。明崇禎時期建造,為揚州游覽勝地之一。無恙:安好。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滎陽附近受黃河之水,流經開封,東至江蘇徐州轉入泗水。隋煬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廢,僅泗縣尚有汴水斷渠。水調:曲調名,傳為隋場帝時,開汴渠成,遂作此。短亭:舊時城外大道旁,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納蘭此篇則明示之“懷古”,“懷古”之作是詩人詠懷的一種手法,無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達意而已,可以說舉凡詩詞中的懷古之作都是詩人的詠懷之作。該篇亦是如此,作者借詠隋煬帝窮奢極欲,腐敗昏聵之故實,抒寫了自己的不勝今昔之慨。   其一為王世禛首倡,描摹紅橋風物。謂其坐落于綠楊城郭,登橋四望,徘徊感嘆,亦當自迷。容若和之,曰為懷古。除了“舊時明月”,其所懷者,應當還包括長堤錦纜。前者乃自然物象,指明月照耀下的揚州;后者社會事相,指隋煬帝至汴京,錦帆過處,香聞十里場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憶揚州》)。汴水年年,水調聲聲。眼前物景似乎并無變化。上片布景,以 展開閱讀全文 ∨,納蘭此篇則明示之“懷古”,“懷古”之作是詩人詠懷的一種手法,無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達意而已,可以說舉凡詩詞中的懷古之作都是詩人的詠懷之作。該篇亦是如此,作者借詠隋煬帝窮奢極欲,腐敗昏聵之故實,抒寫了自己的不勝今昔之慨。   其一為王世禛首倡,描摹紅橋風物。謂其坐落于綠楊城郭,登橋四望,徘徊感嘆,亦當自迷。容若和之,曰為懷古。除了“舊時明月”,其所懷者,應當還包括長堤錦纜。前者乃自然物象,指明月照耀下的揚州;后者社會事相,指隋煬帝至汴京,錦帆過處,香聞十里場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憶揚州》)。汴水年年,水調聲聲。眼前物景似乎并無變化。上片布景,以“無恙”二字,說明一切。那么,當年經過汴水,巡幸江都的帝御龍舟及蕭妃鳳舸,至今又如何呢?   長堤上,清瘦綠楊,不是曾為牽系過錦帆的彩纜嗎?眼下所能見到的,盡為愁思籠罩。隋帝建造迷樓,已與宮女的玉鉤,一起埋葬。下片說情,以長堤錦纜與清瘦楊柳對舉,說明江上景物依舊,眼下人事全非,并以玉鉤、迷樓,對于當年的人和事,表示哀悼,為寄吊古之情。詞章因紅橋之名,哀樂交乘,與原作之徘徊感嘆,同一懷抱,可謂合作。▲,參考資料:完善 1、 施議對 .納蘭性德集:鳳凰出版社,2011:36-37
創作背景
納蘭此篇則明示之“懷古”,“懷古”之作是詩人詠懷的一種手法,無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達意而已,可以說舉凡詩詞中的懷古之作都是詩人的詠懷之作。該篇亦是如此,作者借詠隋煬帝窮奢極欲,腐敗昏聵之故實,抒寫了自己的不勝今昔之慨。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于騎射。在書法、繪畫、音......[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出關

徐蘭〔清代〕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

納蘭性德〔清代〕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青衫濕·悼亡

納蘭性德〔清代〕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減字木蘭花·從教鐵石

納蘭性德〔清代〕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佩歸來月上時。......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納蘭性德〔清代〕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