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身著白色華裳靠在朱紅色的圍欄,秋月慢慢向西落去。點染兩鬢,已經發白,一年將盡,不知道君還能不能歸來呢?
天已經很晚,還在苦苦等待傳信的大雁,細小的手絹還是那么稀少。一味的想思,希望可以和原來一樣彼此想看。
注釋
采桑子: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
朱闌:即朱欄,朱紅色的圍欄。宋王安石《金山寺》詩: “攝身凌蒼霞,同憑朱欄語。”
涼月:秋月。趖(suō)西:向西落去。趖:走,移動。
歲晏:一年將盡的時候。唐白居易《觀刈麥》詩: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
此詞上片寫自己在月夜憑欄遠望,思念友人,希望友人早日歸來。在思念中微蘊年華凋零的身世之感。白衣朱欄,色彩明艷,形象鮮明。細品這詞,頗有意味,善于用典的納蘭,仍舊在短詞之中,巧妙化用了前人的語句。詞中上片的首句就是取白明代王彥泓的《寒詞》十六之一,文曰:“從來國色玉光寒,晝視常疑月下看。況復此宵兼雪月,白衣裳憑赤欄干。”
下片借以大雁這一意象來抒發苦等書信的一味相思。大雁有典,取自《漢書·蘇武傳》。因而有了鴻雁傳書一說,大雁這個意象也在詩歌中蔓延起來。文人寫雁,用以表達思鄉懷人的情思。最后,末句引用宋時晏幾道《采桑子》:“秋來更覺銷魂苦,小字還稀。坐想行思,怎得相看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詞上片寫自己在月夜憑欄遠望,思念友人,希望友人早日歸來。在思念中微蘊年華凋零的身世之感。白衣朱欄,色彩明艷,形象鮮明。細品這詞,頗有意味,善于用典的納蘭,仍舊在短詞之中,巧妙化用了前人的語句。詞中上片的首句就是取白明代王彥泓的《寒詞》十六之一,文曰:“從來國色玉光寒,晝視常疑月下看。況復此宵兼雪月,白衣裳憑赤欄干。”
下片借以大雁這一意象來抒發苦等書信的一味相思。大雁有典,取自《漢書·蘇武傳》。因而有了鴻雁傳書一說,大雁這個意象也在詩歌中蔓延起來。文人寫雁,用以表達思鄉懷人的情思。最后,末句引用宋時晏幾道《采桑子》:“秋來更覺銷魂苦,小字還稀。坐想行思,怎得相看似舊時。”秋來銷魂之苦,苦之深,思之切,叫人亂了心緒,坐想行思,怎也無法躲避開這紛亂的回憶,對故人的相思。怎得想看似舊時,懷念過去之人深切苦楚,可如何能回到舊時的時光,不再為這時光漸遠而傷懷嘆息?恐怕時光的腳步還是聽不見他心底恰似癡狂的吶喊,無法讓他如愿穿梭回到過去。
“一味相思”是這首詞主旨,全詞圍繞此句展開二詞平語淺,文不甚深,但是行文流美深婉,刻畫細膩。 ▲
參考資料:完善
1、 (清)納蘭性德著.家庭書架 納蘭詞:南海出版公司,2013.10:第337頁 2、 聶小晴編著.納蘭詞: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01:第228頁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佩歸來月上時。......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