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p>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蹦鹿L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鼻貛熕鞏|。
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于王曰:“秦師輕而無禮,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敢犒從者。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鼻沂瑰岣嬗卩崱?/p>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為吾子之將行也,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閑敝邑,若何?”杞子奔齊,逢孫、楊孫奔宋。
孟明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睖缁€。
晉原軫曰:“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敵不可縱。縱敵患生;違天不祥。必伐秦師!”欒枝曰:“未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先軫曰:“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吾聞之:‘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謀及子孫,可謂死君乎!”遂發命,遽興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萊駒為右。夏四月辛巳,敗秦師于肴,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遂墨以葬文公,晉于是始墨。
文嬴請三帥,曰:“彼實構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使歸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許之。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夫人請之,吾舍之矣。”先軫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仇,亡無日矣!”不顧而唾。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釋左驂,以公命贈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釁鼓,使歸就戮于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p>
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p>
譯文
魯僖公三十二年的 冬天,晉文公去世。庚辰日,將要移靈到晉國舊都曲沃去停放,剛抬出國都絳城時,棺柩里突然發出響聲,如同牛鳴。卜筮官郭偃命令隨行的大夫們下拜,并傳告:“先君文公指示國家用兵的大事,將會有西方的軍隊越過我國國境而過,趁機攻打,必大獲全勝。”
杞子從鄭國派人向秦國報告說:“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偷偷派兵來襲擊,鄭國就可以得到了?!鼻啬鹿珵檫@事征求蹇叔的意見。蹇叔說:“興師動眾去襲擊遠方,從來沒有聽說過。軍隊勞累不堪,力量消耗盡了,遠方的君主有所防備??峙虏豢梢园??軍隊的行動,鄭國一定會知道,勞師動眾而無所得,士兵們必然產生怨
展開閱讀全文 ∨按照戰爭的起因、發展和結局,文章可分為三個部分。由開頭至“秦師遂東”為第一部分,主要寫卜偃傳命、杞子密報、蹇叔哭師三個情節,這是戰爭的醞釀階段。從“三十三年春”至“滅滑而還”為第二部分,包括王孫滿觀師、弦高犒師、皇武子辭客三個情節,主要寫秦軍的驕縱無禮及襲鄭未遂的情況。從“晉原軫曰”到篇末為第三部分,包括先軫論戰、秦軍敗師崤山、文贏請三帥、先軫怒唾于朝、孟明謝賜、穆公悔過等情節,主要寫崤之戰的爆發和結局。這篇文章善于通過對話和行動塑造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外交辭令也寫得委婉含蓄,表面上謙恭有禮,實則暗寓譏諷,意在言外。
由開頭至“秦師遂東”為第一部分,主要寫卜偃傳命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按照戰爭的起因、發展和結局,文章可分為三個部分。由開頭至“秦師遂東”為第一部分,主要寫卜偃傳命、杞子密報、蹇叔哭師三個情節,這是戰爭的醞釀階段。從“三十三年春”至“滅滑而還”為第二部分,包括王孫滿觀師、弦高犒師、皇武子辭客三個情節,主要寫秦軍的驕縱無禮及襲鄭未遂的情況。從“晉原軫曰”到篇末為第三部分,包括先軫論戰、秦軍敗師崤山、文贏請三帥、先軫怒唾于朝、孟明謝賜、穆公悔過等情節,主要寫崤之戰的爆發和結局。這篇文章善于通過對話和行動塑造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外交辭令也寫得委婉含蓄,表面上謙恭有禮,實則暗寓譏諷,意在言外。
由開頭至“秦師遂東”為第一部分,主要寫卜偃傳命、杞子密報、蹇叔哭師三個情節,這是戰爭的醞釀階段。文章以晉文公出殯開端,卜偃假借晉文公的神靈告誡晉國大夫: “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這表明秦晉兩國爭霸的矛盾已十分尖銳,這是觳之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文章故意顛倒事件發展順序,次寫秦國決策,而把卜偃的預見放到最前面,對于揭示戰爭起因、渲染戰爭氣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謂“柩有聲如牛”,以卜筮之官的預言說明秦要伐晉,使文章一起筆就充滿怪誕神秘的色彩,這也是《左傳》敘事的常用手法。
第二個情節寫杞子給秦送密報。杞子等三人是秦穆公在鄭國的內線,他們騙取了鄭國信任、掌管了鄭都北門的鎖鑰,以為襲鄭時機已經成熟,就派人給秦穆公送信。信中提出“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暗示秦穆公盡快出兵、奪下鄭國。這個情節雖然只有一句話,卻是導致觳之戰的直接原因。
緊接著寫蹇叔對秦穆公的勸阻。蹇叔是秦國元老,在秦國享有很高威信。秦穆公“訪諸蹇叔”,問他襲鄭與否。蹇叔堅決反對,指出: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秦軍長途跋涉,疲憊不堪,鄭國對秦國潛師偷襲的意圖必然得知而有所準備,內線密報的準備就等于白白浪費?!扒倚星Ю?,其誰不知”,指出晉國必然密切注視秦軍態勢。蹇叔深謀遠慮,他的戰略分析鞭辟入里,頗中肯綮。但穆公野心膨脹,拒絕勸告,一意孤行,悍然出師。
“蹇叔哭師”的場面描寫尤為生動深沉。懷著拳拳憂國之心.這位近百歲的老人痛哭流涕地送秦師于東門。他先對孟明說: “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人也。”明確地指出秦軍必喪?!盃柡沃??中壽,爾墓之木拱矣!”秦穆公傲慢無禮的回答讓他傷心不已,于是他哭送隨軍出征的兒子,更是老淚縱橫:“晉人御師必于彀……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不僅表達了父子訣別的悲痛,更從地理形勢、敵我部署等方面對秦軍必敗的預言作了,具體說明:此后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完全是按照他的預言發展的??梢姡渴蹇迬煹那楣澰谌鹬峋V挈領的作用。
從“三十三年春”至“滅滑而還”為第二部分,包括王孫滿觀師、弦高犒師、皇武子辭客三個情節,主要寫秦軍的驕縱無禮及襲鄭未遂的情況。
按照禮節,各國軍隊經過周都洛邑北門時,將士應該下車步行而過,以表示對天子的恭敬。但是秦軍卻只是摘掉頭盔,并不脫甲,也不收兵器,好多人剛剛下車,馬上又跳回去,十分輕佻放肆。這恰好被王孫滿看見了。王孫滿年齡雖小,但透過秦軍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的表面現象,卻看到了他們紀律渙散、驕橫傲慢的本質,得出了“秦師輕而無禮,必敗”的正確結論。這與蹇叔的看法不謀而合,是從另一方面說明秦師必敗的原因。
鄭周商人弦高,在去周都經商的路上碰到襲鄭的秦軍。這個機智的鄭商,用四張熟牛皮、十二頭牛作為禮物,以鄭軍使者的名義“犒勞”秦軍,暗示鄭圍已有所準備。而這其實是在穩住秦軍,派人回鄭國報信,使鄭同做好應戰秦軍的準備。鄭穆公收到情報后,立即派人察看杞子等人,果然發現他們已捆束行裝,磨礪兵器,喂足馬匹,做好了內應的準備工作二于是鄭穆公趕快派皇武子趕走了杞子、逢孫、揚孫三人。這同前面蹇叔所言“師之所為,鄭必知之”相照應,說明了蹇叔的分析完全正確,也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從“晉原軫曰”到篇末為第三部分,包括先軫論戰、秦軍敗師崤山、文贏請三帥、先軫怒唾于朝、孟明謝賜、穆公悔過等情節,主要寫崤之戰的爆發和結局。
晉在得知秦襲鄭未成而還的情況下,討論是否應該利用這一機會截擊秦軍。先軫以秦國勞民傷財、傲慢無禮為由,駁斥了,以欒枝為代表的反對意見,主張“必伐秦師”二晉國由于地理優勢,又是以逸待勞,致使秦師全軍潰敗。骰之戰的戰爭過程只以“夏四月辛巳,敗秦師于骰,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一筆帶過,言簡意賅,交待了,交戰的時間、地點和結局。至此,蹇叔的預言已全部應驗,顯示了他的遠見卓識。
從文贏請三帥以下則是崤之戰的尾聲。秦穆公之女、晉文公夫人文贏請求將孟明等三位秦國主帥放歸秦國,得到應允。先軫聞訊趕來,怒唾于朝,表現了一介武士的有膽有識、深謀遠慮和對晉國的赤膽忠心,在文章結構上則引出了以下情節:晉國陽處父追孟明于河中,孟明巧妙地謝絕陽處父假托君命所賜的駿馬,回到秦國。不過秦穆公并沒有殺掉他們,而是勇于自責、悔改可見,最后兩段的作用預示著秦國并沒有徹底失敗,秦晉爭霸的新的戰爭又在醞釀之中。
全文并不重在描寫戰爭過程,而是對秦晉役之戰的起因、醞釀和結果作了細致入微的描繪,意在揭示秦國敗績的原因:一是出師錯誤,這在蹇叔哭師一節中有詳細的原因分析;二是驕兵無禮,這是王孫滿觀師所說明的道理。因此,文章在反映秦晉爭雄的同時,重點在對戰爭發展規律的揭示,為后人提供歷史的借鑒?!?/p>,
參考資料:完善
1、 白雪,李倩編著.古文鑒賞大全集(上):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10:13-14閟宮有侐,實實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無災無害。彌月不遲,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麥。奄有下國,......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
“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悸勎魷?、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