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列

曹操〔兩漢〕〔〕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
莫不有終期。圣賢不能免,何為懷此憂?
愿螭龍之駕,思想昆侖居。
思想昆侖居。見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萊。
志意在蓬萊。周孔圣徂落,會稽以墳丘。
會稽以墳丘。陶陶誰能度?君子以弗憂。
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萬物初生,化育萬物,終始循環(huán),難道大自然就沒有終結的時候嗎?
自然萬物都有自己的終期,即使是古代的圣賢也不能避免,那為什么還要為生命走向盡頭而擔憂呢?
但愿那無角的螭龍能為我駕車,將我?guī)У交隊繅衾@的昆侖山。
心里想著神仙居住的昆侖山,期望看到山上的神靈怪異。我還有一個心愿是到海上去看一看蓬萊仙山。
我最大的心愿是到蓬萊仙山求得長生啊。可是,品德高尚的周公和孔圣人也要死去。會稽山上的墳塋就埋葬著大禹這樣偉大的君主。
大禹這樣偉大的君主也埋葬在會稽山上。古往今來,有誰能度過漫長的歲月,永世長存呢?心胸曠達的人應該不會為死而感到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詩為曹操游仙詩代表作,真實地反映了一代政治家曹操希望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而又無法挽留時光的感傷。

  全詩大致可分四節(jié)。第一節(jié)六句,意謂自然造就的萬物,包括賢能的圣人都難免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不必為死亡而憂傷。但由于長生不死傳說的影響,曹操又產(chǎn)生了幻想,于是接下去的第二節(jié)五句,由寫現(xiàn)實的人間轉(zhuǎn)寫幻想的仙境,表現(xiàn)了對長壽的期望。但仙境畢竟是虛幻的,因此接著第三層六句,又轉(zhuǎn)寫現(xiàn)實的人間,寫周公、孔子和大禹這樣的圣人都死去了,說明沒有人能夠長生久存。明智者不必為生命短暫而憂傷。最后一節(jié)用兩句詩收束,發(fā)出了“年之暮奈何”的感慨,表現(xiàn)了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短暫的無奈。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詩為曹操游仙詩代表作,真實地反映了一代政治家曹操希望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而又無法挽留時光的感傷。

  全詩大致可分四節(jié)。第一節(jié)六句,意謂自然造就的萬物,包括賢能的圣人都難免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不必為死亡而憂傷。但由于長生不死傳說的影響,曹操又產(chǎn)生了幻想,于是接下去的第二節(jié)五句,由寫現(xiàn)實的人間轉(zhuǎn)寫幻想的仙境,表現(xiàn)了對長壽的期望。但仙境畢竟是虛幻的,因此接著第三層六句,又轉(zhuǎn)寫現(xiàn)實的人間,寫周公、孔子和大禹這樣的圣人都死去了,說明沒有人能夠長生久存。明智者不必為生命短暫而憂傷。最后一節(jié)用兩句詩收束,發(fā)出了“年之暮奈何”的感慨,表現(xiàn)了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短暫的無奈。

  晚年的曹操隨著生命的流逝,越發(fā)感覺到自己的有生之年要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難度。這首詩寫的是曹操對生命與神仙的思考。一方面,曹操也幻想著“螭龍之駕”,生活在“昆侖”、“蓬萊”之中;另一方面,他并沒有沉湎于自己的幻想,而是清醒地知曉,神仙世界僅是幻想而已。因為“厥初生,造劃之陶物,莫不有終期”,即使是圣人賢人也會死亡,沒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因此曹操自我安慰說“君子以弗憂”。既然明白神仙世界是虛幻的,生命必然會走向終結,那么詩人就應該樂天知命,不服憂愁了吧?恰恰相反,理性的詩人對此的確明白,但他憂愁依舊。“憂”在詩中二度出現(xiàn),“何為懷此憂”、“君子以弗憂”。憂愁其實一直伴隨著詩人,并不以詩人的理性清醒而逃遁。“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是晚年曹操心頭永遠的痛。此詩清晰真誠地袒露出晚年曹操的心理世界。這一心理世界,復雜而微妙。

  曹操素懷統(tǒng)一華夏之志,但是,“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年已遲暮的曹操尚未完成他的事業(yè),于是他想到要去昆侖、蓬萊尋求長生之術,來完成他未竟的事業(yè)。但是,正當他沉浸在陶陶快意的遐想中時,現(xiàn)實與期想的矛盾,又使他發(fā)出了“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的感嘆。▲

,

參考資料:完善

1、 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40-42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為曹操游仙詩代表作,真實地反映了一代政治家曹操希望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而又無法挽留時光的感傷。
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后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和討伐懂卓的戰(zhàn)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上書諫獵

司馬相如〔兩漢〕

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險,射猛獸,卒然遇......

西北有高樓

佚名〔兩漢〕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發(fā),中曲正徘徊。......

贈從弟·其二

劉楨〔兩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孟母三遷

劉向〔兩漢〕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

巫山高

佚名〔兩漢〕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我欲東歸,害梁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湯湯回回。臨水遠望,泣下沾衣。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