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戰(zhàn)士手持兵器身披犀甲,敵我戰(zhàn)車交錯戈劍相接。
旌旗遮天蔽日敵眾如云,飛箭如雨戰(zhàn)士奮勇爭先。
敵軍侵犯我們行列陣地,右驂馬受傷左驂馬倒斃。
兵車兩輪深陷絆住四馬,主帥舉起鼓槌猛擊戰(zhàn)鼓。
殺得天昏地暗神靈震怒,全軍將士捐軀茫茫原野。
將士們啊一去永不回還,走向那平原的遙遠路途。
佩長劍夾強弓爭戰(zhàn)沙場,首身分離雄心永遠不屈。
真正勇敢頑強而又英武,始終剛強堅毅不可凌辱。
人雖死啊神靈終究不泯, 魂魄剛毅不愧鬼中英雄!
注釋
國殤:指為國捐軀的人。殤: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難的
屈原生活在楚懷王和楚頃襄王時代。當時秦國經(jīng)過商鞅變法,在戰(zhàn)國七雄中后來居上,擴張勢頭咄咄逼人,楚國成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對象之一。但楚懷王卻放棄了合縱聯(lián)齊的正確方針,一再輕信秦國的空頭許諾,與秦交好,當秦國的諾言終成畫餅時,秦楚交惡便不可避免。自楚懷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起,楚國曾經(jīng)和秦國發(fā)生多次戰(zhàn)爭,都是秦勝而楚敗。僅據(jù)《史記·楚世家》記載:楚懷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楚秦戰(zhàn)于丹陽(在今河南西峽以西一帶),楚軍大敗,大將屈匄被俘,甲士被斬殺達8萬,漢中郡為秦所有。楚以舉國之兵力攻秦,再次大敗于藍田。
楚懷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與齊、韓、魏聯(lián)合攻楚
展開閱讀全文 ∨,創(chuàng)作背景屈原生活在楚懷王和楚頃襄王時代。當時秦國經(jīng)過商鞅變法,在戰(zhàn)國七雄中后來居上,擴張勢頭咄咄逼人,楚國成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對象之一。但楚懷王卻放棄了合縱聯(lián)齊的正確方針,一再輕信秦國的空頭許諾,與秦交好,當秦國的諾言終成畫餅時,秦楚交惡便不可避免。自楚懷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起,楚國曾經(jīng)和秦國發(fā)生多次戰(zhàn)爭,都是秦勝而楚敗。僅據(jù)《史記·楚世家》記載:楚懷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楚秦戰(zhàn)于丹陽(在今河南西峽以西一帶),楚軍大敗,大將屈匄被俘,甲士被斬殺達8萬,漢中郡為秦所有。楚以舉國之兵力攻秦,再次大敗于藍田。
楚懷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與齊、韓、魏聯(lián)合攻楚,殺楚將唐昧,取重丘(今河南泌陽北)。次年,楚軍再次被秦大敗,將軍景缺陣亡,死者達2萬。再次年,秦攻取楚國8城,楚懷王被騙入秦結盟,遭到囚禁,其子頃襄王即位。頃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再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攻取析(今河南西峽)等15座城池。在屈原生前,據(jù)以上統(tǒng)計,楚國就有15萬以上的將士在與秦軍的血戰(zhàn)中橫死疆場。后人指出:《國殤》之作,乃因“懷、襄之世,任饞棄德,背約忘親,以至天怒神怨,國蹙兵亡,徒使壯士橫尸膏野,以快敵人之意。原蓋深悲而極痛之”。古代將尚未成年(不足20歲)而夭折的人稱為殤,也用以指未成喪禮的無主之鬼。按古代葬禮,在戰(zhàn)場上“無勇而死”者,照例不能斂以棺柩,葬入墓域,也都是被稱為“殤”的無主之鬼。在秦楚戰(zhàn)爭中,戰(zhàn)死疆場的楚國將士因是戰(zhàn)敗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無人替這些為國戰(zhàn)死者操辦喪禮,進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創(chuàng)作了這一不朽名篇。▲
,參考資料:完善
1、 鄭國民 等.語文(擴展模塊)教師教學用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5,鑒賞《九歌》是一組祭歌,共11篇,是屈原據(jù)民間祭神樂歌的再創(chuàng)作。《九歌·國殤》取民間“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難的愛國將士,追悼和禮贊為國捐軀的楚國將士的亡靈。樂歌分為兩節(jié),先是描寫在一場短兵相接的戰(zhàn)斗中,楚國將士奮死抗敵的壯烈場面,繼而頌悼他們?yōu)閲柢|的高尚志節(jié)。由第一節(jié)“旌蔽日兮敵若云”一句可知,這是一場敵眾我寡的殊死戰(zhàn)斗。當敵人來勢洶洶,沖亂楚軍的戰(zhàn)陣,欲長驅直入時,楚軍將士仍個個奮勇爭先。但見戰(zhàn)陣中有一輛主戰(zhàn)車沖出,這輛原有四匹馬拉的大車,雖左外側的驂馬已中箭倒斃,右外側的驂馬也被砍傷,但它的主人——楚軍統(tǒng)帥,仍毫無懼色,他將戰(zhàn)車的兩個輪子埋進土里,籠住馬韁,反而舉槌擂響了進軍
展開閱讀全文 ∨閟宮有侐,實實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無災無害。彌月不遲,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麥。奄有下國,......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
“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今楚國雖小,絕長續(xù)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