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此是一首別有情趣的抒發(fā)離愁別恨的小詞。
上片寫的是征途之景, “過盡遙山如畫,短衣匹馬”。詞人身著短衣,乘著駿馬,奔馳在征途上,那歷歷如畫的青山,已被自己遠(yuǎn)遠(yuǎn)地甩在了身后。一“盡”字說明了行程之遠(yuǎn),一“匹”字,彰顯了征途之寂寞。“蕭蕭落木不勝秋”,承“遙山如畫’而來,顯得大氣磅礴。“景物之蕭瑟和意境之深遠(yuǎn),歷歷如繪。“莫回首、斜陽下”,只顧策馬而行吧,千萬不要回頭,那夕陽西下,落木蕭蕭的景象會讓人斷腸的。
下片則是從閨中人一方寫來的,是作者假想中的情景。“別是柔腸縈掛,待歸才罷”。此句字面的意思是:我是特別地牽掛你啊,這種柔腸百轉(zhuǎn)的思念之心只有
展開閱讀全文 ∨,此是一首別有情趣的抒發(fā)離愁別恨的小詞。
上片寫的是征途之景, “過盡遙山如畫,短衣匹馬”。詞人身著短衣,乘著駿馬,奔馳在征途上,那歷歷如畫的青山,已被自己遠(yuǎn)遠(yuǎn)地甩在了身后。一“盡”字說明了行程之遠(yuǎn),一“匹”字,彰顯了征途之寂寞。“蕭蕭落木不勝秋”,承“遙山如畫’而來,顯得大氣磅礴。“景物之蕭瑟和意境之深遠(yuǎn),歷歷如繪。“莫回首、斜陽下”,只顧策馬而行吧,千萬不要回頭,那夕陽西下,落木蕭蕭的景象會讓人斷腸的。
下片則是從閨中人一方寫來的,是作者假想中的情景。“別是柔腸縈掛,待歸才罷”。此句字面的意思是:我是特別地牽掛你啊,這種柔腸百轉(zhuǎn)的思念之心只有等你回來以后才能停止。在下片的開端,納蘭便用如此直白的語氣寫出了思念之情,這種感情如此濃烈,所以在分離之后,更顯得孤寂和落寞。在這首詞的最后,納蘭自己也寫道:“卻愁擁髻向燈前,說不盡、離人話。”閑愁越想越多,只有當(dāng)兩人重新見面之后,才能化解,離人話說不盡,說得盡的只有彼此之間對對方的牽掛。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這個“我”指的是誰?若是容若自己,怎還會有“待歸才罷”之語呢?顯然,這句話說得并不是詞人自己,而是與自己遙隔千里的妻子。
因此,其高明之處不在于按題中應(yīng)有之義訴說了柔腸千轉(zhuǎn)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歸家團(tuán)聚之日的渴望,而在于最后做了一筆反面文章.強(qiáng)調(diào)自己怕發(fā)付不了他日兩人相聚,燈前絮話時她的那種“說不盡、離人話”的無限深情,因而又添新愁。這較之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名句“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意思更深了一層。所以此篇極有浪漫特色,極見情味。▲,參考資料:完善
1、
(清)納蘭性德著.鴻恩主編,納蘭詞圖解詳析 超值全彩珍藏版: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4.10:第1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