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岸邊的樹木隱隱綽綽地飄浮,天的盡頭一縷孤煙裊裊升起。
江水藍天渾然一體上下相合,縹緲云煙朦朧遠樹上下相似。
江水浩浩湯湯難以窮盡其源,揚帆的小舟飄到哪里才停止?
注釋
零陵:縣名,屬湖南省。次:停留。新亭:亭名,故址在今江蘇江寧南,即勞勞亭。
江干:江岸。干:水邊。
天末:天邊。
煙樹:云煙籠罩的樹。
滄流:青色的水流。未可源:看不到它的源頭。
颿(fān):同“帆”。
“江干遠樹浮”二句,粗筆勾畫江天遠望的視覺印象,順便點題。開篇就是“遠樹”、“天際”,使詩人那極日遠眺、思深慮遠的意態躍然紙上。遠處的樹木隨著江岸一起在水面上飄浮,這是一種藝術變形,是由舟中遠望時動搖不定的視覺印象與若浮若現的身世之感交融而產生的創造性想象。遠煙孤起,是一個經過強化的畫面。遠煙,本來并不惹人注目,詩人不僅表現了它的存在,而且強調了它那孤獨的升起,顯然,這是孤身羈旅之情的外射。
“江天自如合”二句,如果說前兩句勾出了一幅初步的素描稿,那么這兩句就是深入刻畫的景象,表現著印象與感受的更深一個層次。看吧,江天一色,空明渾涵,遠樹如煙,虛實一體。詩人在物與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江干遠樹浮”二句,粗筆勾畫江天遠望的視覺印象,順便點題。開篇就是“遠樹”、“天際”,使詩人那極日遠眺、思深慮遠的意態躍然紙上。遠處的樹木隨著江岸一起在水面上飄浮,這是一種藝術變形,是由舟中遠望時動搖不定的視覺印象與若浮若現的身世之感交融而產生的創造性想象。遠煙孤起,是一個經過強化的畫面。遠煙,本來并不惹人注目,詩人不僅表現了它的存在,而且強調了它那孤獨的升起,顯然,這是孤身羈旅之情的外射。
“江天自如合”二句,如果說前兩句勾出了一幅初步的素描稿,那么這兩句就是深入刻畫的景象,表現著印象與感受的更深一個層次。看吧,江天一色,空明渾涵,遠樹如煙,虛實一體。詩人在物與己的對比關照中,強烈意識到天地的雄渾壯觀和大自然的自在與和諧。
“滄流未可源”二句,是畫面繪事的最后一筆。詩句主要抒寫去程邈遠,難以預期,宦海浮沉,吉兇莫測的憂慮。其中不乏失落感和虛無感。與此同時,詩句也贊嘆了大自然的無限壯闊,從中可以窺見詩人靈魂深處積極高揚成分的折光。
這首詩以寫景為主,但景中寓情,寫得情景交融,詩意盎然。詩人強調主觀印象、獨特感受。按照由景入情,由實入虛的脈絡展開意境,兩句一轉,層次井然。詩歌的筆調疏淡,語言清麗。
范云詩向有“輕便宛轉,如流風回雪”(鐘嶸《詩品》)之譽,此詩當之無愧。口語化的詩句,和諧的聲韻,巧妙的對仗,讀來有如流風回雪,輕便宛轉。詩有凄婉之意,但因眼界高遠,用筆遒勁,基本情調還是悲壯的。▲
,參考資料:完善
1、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古詩三百首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467-468 2、 顏邦逸.文學作品賞析 中國古典詩歌.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4年:85-87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
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
水霧雜山煙,冥冥不見天。聽猿方忖岫,聞瀨始知川。漁人惑澳浦,行舟迷溯沿。日中氛靄盡,空水共澄鮮。......
旅人嗟倦游,結纜坐春洲。日暮江風靜,中川聞棹謳。草光天際合,霞影水中浮。單艫時向浦,獨楫乍乘流。孌童泣垂釣,妖姬哭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