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靈筵手巾

李煜〔五代〕〔〕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譯文及注釋
譯文這一生與妻子共同分擔(dān)著國難的痛苦以至于讓人憔悴,正值壯年卻又遇上喪妻之痛。手巾上猶可嗅到妻子生前所用香膏的氣味,畫眉的黛煙也在手巾上留下了點點斑痕。 注釋靈筵:供亡靈的幾筵。人死后,生者為祭奠死者而設(shè)立的幾案,用以供奉靈位、衣物與酒食。手巾:即毛巾,又稱拭手巾、凈巾,是擦拭臉手皮膚的日常用品。在中國,手巾自古即被使用,后禪林備之于僧堂、浴室、后架等供大眾使用。浮生:指人生在世,虛浮不定,故稱為“浮生”。語出《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憔悴:憂戚,煩惱。壯歲:這里指李煜喪妻時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靈筵,即供奉亡靈的幾筵。《梁書·止足傳·顧憲之》:“不須常施靈筵,可止設(shè)香燈,使致哀者有憑耳。”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終制》:“靈筵勿設(shè)枕幾,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棗,不得有酒肉餅果之祭。” 王利器 集解:“靈筵,供亡靈之幾筵,后人又謂之靈牀,或曰儀牀。”   李后主十八歲時,納絕代佳人、多藝才女昭惠為后,其婚姻之美滿,伉儷之情深,才子佳人之意切,都是令人艷羨的。然而這對多愁善感的伴侶,在夫妻生活之外,卻也有著因時移世變、國祚日衰而帶來的諸多不順心之事,當(dāng)然也就難免“共憔悴”了。而尤其是年值“壯歲”,按常理,夫妻倆正當(dāng)精力充沛,正該琴瑟調(diào)和,相依相傍,誰知竟疫從 展開閱讀全文 ∨,靈筵,即供奉亡靈的幾筵。《梁書·止足傳·顧憲之》:“不須常施靈筵,可止設(shè)香燈,使致哀者有憑耳。”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終制》:“靈筵勿設(shè)枕幾,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棗,不得有酒肉餅果之祭。” 王利器 集解:“靈筵,供亡靈之幾筵,后人又謂之靈牀,或曰儀牀。”   李后主十八歲時,納絕代佳人、多藝才女昭惠為后,其婚姻之美滿,伉儷之情深,才子佳人之意切,都是令人艷羨的。然而這對多愁善感的伴侶,在夫妻生活之外,卻也有著因時移世變、國祚日衰而帶來的諸多不順心之事,當(dāng)然也就難免“共憔悴”了。而尤其是年值“壯歲”,按常理,夫妻倆正當(dāng)精力充沛,正該琴瑟調(diào)和,相依相傍,誰知竟疫從天降,絕癥襲來,無情地奪走了與自己朝夕相處、形影相隨的“嬋娟”。“壯歲失嬋娟”,中年喪偶,已是人生的大不幸,更何況所失的又是自己十分傾心的可人愛妻呢!接下來,“汗手遺香漬,痕眉染紫煙”,則是由昭惠皇后的遺物——眼前靈筵上的手巾觸發(fā)哀感。凝神細(xì)看,巾上還留有愛妻生時輕抹香靨的“香漬”,細(xì)描眉黛的煙痕。可目下是“香漬”猶在,煙痕尚存,而“嬋娟”已失,這就更令人不能不倍增切腹之痛了。全詩至此煞筆,余哀不盡。▲,本節(jié)內(nèi)容由匿名網(wǎng)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fèi)發(fā)布僅供學(xué)習(xí)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wù)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賞析二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詩的起句總嘆人生的虛浮無定,難以把握,無論愿意不愿意,生命還得繼續(xù),所以活著就已經(jīng)是一種無奈。而這無奈的人生本來就已經(jīng)令人悲哀,何況正在壯歲之年,又失去了相依相倚的妻子,這余下的人生途程將會是多么的漫長,多么的難行。詩中以“嬋娟”代指妻子,以見妻子的青春美好,也就愈見痛失愛妻的深情。然后筆調(diào)一轉(zhuǎn),拈出手巾點題。手巾是古代女子的隨身之物,攥在手中,用以拭汗,用以掩笑,用以擦去淚水,用以生風(fēng)借涼,不可須臾而離。詩的首二句抒寫悲痛,就人生落筆,有一種從根上說起的本質(zhì)意味,起點既高,落筆滔滔。   “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人已離去,而手巾上猶可 展開閱讀全文 ∨
創(chuàng)作背景
靈筵,即供奉亡靈的幾筵。《梁書·止足傳·顧憲之》:“不須常施靈筵,可止設(shè)香燈,使致哀者有憑耳。”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終制》:“靈筵勿設(shè)枕幾,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棗,不得有酒肉餅果之祭。” 王利器 集解:“靈筵,供亡靈之幾筵,后人又謂之靈牀,或曰儀牀。”
李煜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

孫光憲〔五代〕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huán)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碧煙輕裊裊,紅戰(zhàn)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

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李煜〔五代〕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長相思·一重山

李煜〔五代〕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浣溪沙·半踏長裾宛約行

孫光憲〔五代〕

半踏長裾宛約行,晚簾疏處見分明,此時堪恨昧平生。早是銷魂殘燭影,更愁聞著品弦聲,杳無消息若為情。......

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尹鶚〔五代〕

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夢等閑成。逡巡覺后,特地恨難平。紅燭半條殘焰短,依稀暗背錦屏。枕前何事最傷情?梧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