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作者:王昌齡)唐詩賞析

作者:來源:詩文網網址:52shiwen.com發布時間:1635400178

【作品介紹】

  《雜興》的作者是王昌齡,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41卷第2首。


【原文】


  雜興


  作者:唐·王昌齡


握中銅匕首,粉銼楚山鐵。

義士頻報讎,殺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終被狼虎滅。

一舉無兩全,荊軻遂為血。

誠知匹夫勇,何取萬人杰。

無道吞諸侯,坐見九州裂。


【注釋】

①此詩詠燕丹、荊柯事。《史記·刺客列傳》載:燕太子丹欲報秦王贏政之仇,使刺客荊柯刺秦王。荊柯詐獻樊於期首級和燕督亢地圖,陰藏匕首于地圖中,圖窮而匕首現,柯持以刺秦王,不中,被殺身亡。②“粉銼”句:謂匕首鋒利無比,能削鐵成粉。③狼虎:指秦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秦,狼虎之國,不可信”。④“一舉”句:指燕太子丹派荊柯刺殺秦王此舉,無論成功與否,荊柯都不可能生還,·故曰“無兩全”。⑤荊坷:戰國齊人,字公叔。⑥匹夫勇:指不用智謀,單憑個人血氣之勇。⑦萬人杰:《尹文子》“千人才曰俊,萬人曰杰。”此言萬人杰無取于匹夫之勇。⑧無道:指秦國。吞諸侯:指秦吞并六國。⑨坐:旋,很快。九州裂:指秦國分崩離析。


【作者介紹】

  王昌齡(698—約757)唐代詩人。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三年后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后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在當時曾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擅長七絕,被后世稱為“七絕圣手”。存詩一百七十余首,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的王昌齡的詩全集欄目。(http://)


【繁體對照】

卷141_2【雜興】王昌齡

握中銅匕首,粉銼楚山鐵。

義士頻報讎,殺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終被狼虎滅。

壹舉無兩全,荊軻遂為血。

誠知匹夫勇,何取萬人傑。

無道吞諸侯,坐見九州裂。

標簽:
猜你喜歡
《出塞(其一)》王昌齡唐詩鑒賞

《出塞(其一)》王昌齡唐詩鑒賞,詩詞常識詩詞知識:【作品介紹】  《出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組邊塞詩。第一首詩以平

《從軍行(其五)》王昌齡唐詩鑒賞

《從軍行(其五)》王昌齡唐詩鑒賞,詩詞常識詩詞知識:【原文】從軍行七首⑴ 其五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

《從軍行七首(其二)》王昌齡唐詩鑒賞

《從軍行七首(其二)》王昌齡唐詩鑒賞,詩詞常識詩詞知識:【原文】從軍行七首⑴ 其二琵琶起舞換新聲⑸,總是關山舊別情⑹。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