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1925~)作家,新聞記者。原名查良鏞,筆名林歡、姚馥蘭。浙江海寧人。抗日戰爭期間,入重慶國立政治大學攻讀國際法。戰后,曾就讀于東吳法學院,任杭州《東南日報》記者,后考入上海《大公報》任電訊翻譯,1948年為香港《大公報》國際新聞編輯。1950年,轉入《新晚報》編副刊、寫專欄,50年代中期,一度進入電影界,寫作電影劇本。1958年,創辦《明報》,后發展為《明報》報業有限公司,刊行日報、晚報、周刊、月刊,兼營出版社。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及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委員。金庸自1955年開始撰寫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射雕英雄傳》一經發表,名聲鵲起,30年來共寫出14部36冊,主要作品有《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雪山飛狐》等;大多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因其所著富于藝術獨創性,別開武俠小說審美新境界,擁有雅俗共賞的讀者群,為港臺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家。
鄒弢(1850—1931)字翰飛,號酒丐、瘦鶴詞人、瀟湘館侍者,亦稱司香舊尉,江蘇無錫人。......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鎮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乳名玉姑,東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鑒湖女俠”,筆名秋千,曾用筆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于福建閩縣(今福州),其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 蘇曼殊一生能......
聞捷1923年6月12日出生在江蘇省丹徒縣一個鐵路職工的家庭。少年時代曾在煤廠當學徒。1938年初到武漢參加抗日救亡演劇活動。1938年入黨。1940年到延安﹐先后在陜北文工團﹑陜北公學工作﹑學習﹐并寫作反映陜甘寧邊區軍民斗爭生活的詩﹑散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