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城廂后埭人,幼隨父親,居住長洲(今江蘇蘇州)。惟深早年便通經學,尤工于詩,為鄉貢第一,后舉進士不第,即棄去,與弟躬耕。方惟深于崇寧五年(1106)特奏名授興化軍助教。他卒于宣和四年,年八十三歲,無子,只有一女嫁與樂圃先生之子發。 方惟深著有《方秘校集》十卷,其詩精諧警絕,很受王安石賞識,謂唐代詩人元(稹)、白(居易)、陸(龜蒙)、皮(日休)有不到處。《中吳紀聞》云:“子通(惟深)最長于詩,凡有所作,王荊公讀之,必稱善,謂深得唐人句法?!?/p>
朱超(生卒年不詳)仕梁為中書舍人。原有集,已散佚,今存詩十余首。......
釋善珍(1194年-1277年),南宋后期浙江余杭徑山寺高僧,字藏叟,俗姓呂,泉州南安(今福建省南安縣)人,年十三落發,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謁妙峰善公于靈隱,入室悟旨。歷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圓覺、福之雪峰等寺。后詔移四明之育王、臨......
胡松年,字茂老,生于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卒于南宋高宗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海州懷仁 (今江蘇省贛榆縣)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五)。......
沈瀛[yíng],字子壽,號竹齋,紹興三十年進士。吳興歸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詳。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歷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東安撫司參議。有《竹齋詞》1卷,明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本,《村叢書》本。楊萬里曾經贈以詩云:"逢......
羅椿,字永年,自號就齋,永豐(令江西廣豐)人。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始謁楊萬里,為其高足。五年,應禮部試,累舉不第。事見《誠齋集》卷七七《送羅永年序》、《鶴林玉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