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1900~)著名作家。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童年在山東煙臺度過。1918年考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1923年畢業于燕京大學國文系,并獲獎學金,同年8月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學習英國文學,1926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后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女子文理學院任教。抗日戰爭期間,遷居昆明和重慶,曾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1946年底去日本,在京都大學、東京大學講授中國文學。1951年秋回國后,主要從事散文和兒童文學創作,并致力于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曾先后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冰心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最早涌現的女作家。她在大學時代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開始文學創作,并加入文學研究會。先以一系列觸及社會、家庭、婦女等人生現實的問題小說引人矚目,繼以清新雋永的哲理小詩《繁星》和《春水》飲譽詩壇,又以婉約清麗的抒情散文《往事》、《寄小讀者》和《山中雜記》等系列性作品轟動文壇,成為新文學開創時期實績顯著、風格鮮明的重要作家。這一時期的各類創作,以人道主義的博愛心懷關注人生,探尋改良人生的方劑,謳歌母愛、童真和自然美。尤其是她的散文,滿蘊著溫柔,微帶著憂愁,又出以親昵流麗、婉約雅潔的抒情筆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吸引和感動了幾代青年讀者。20世紀30年代以后,她的創作以小說《分》和游記《平綏沿線旅行記》為標志,顯示了視野的拓展,特別是40年代初以筆名「男士」發表的一組《關于女人》的散文特寫,表明她的文風從柔細清麗轉向蒼勁樸茂。50年代后,著有散文集《歸來以后》、《櫻花贊》、《晚晴集》、《我的故鄉》和兒童文學集《小橘燈》、《三寄小讀者》等,文風變得朗闊勁健,晚年所作日趨凝煉老辣。絕大部分作品收入《冰心文集》。1995年8月出版的8卷本的《冰心全集》,按編年排序,收入冰心創作的全部作品。
鄒弢(1850—1931)字翰飛,號酒丐、瘦鶴詞人、瀟湘館侍者,亦稱司香舊尉,江蘇無錫人。......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鎮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乳名玉姑,東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鑒湖女俠”,筆名秋千,曾用筆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于福建閩縣(今福州),其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 蘇曼殊一生能......
聞捷1923年6月12日出生在江蘇省丹徒縣一個鐵路職工的家庭。少年時代曾在煤廠當學徒。1938年初到武漢參加抗日救亡演劇活動。1938年入黨。1940年到延安﹐先后在陜北文工團﹑陜北公學工作﹑學習﹐并寫作反映陜甘寧邊區軍民斗爭生活的詩﹑散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