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敏中

朝代:唐朝 白敏中

白敏中(公元792—861年8月24日),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遷居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市臨渭區(qū)下邽鎮(zhèn))。唐后期宰相,著名詩人白居易從弟。白敏中少孤,承學諸兄,唐穆宗長慶(821—824年)初中進士,初由義成節(jié)度使李聽用為僚屬,入朝為右拾遺,改殿中侍御史,后出任邠寧節(jié)度副使,因政績顯著,御史中丞高元裕引薦為侍御史,轉(zhuǎn)左司員外郎。唐武宗素聞白居易大名,欲以重用,宰相李德裕上奏白居易患有腳病,力不勝任,言白敏中文詞類居易而器度見識過之。于是,命白敏中為知制誥,翰林學士。 唐宣宗即位,白敏中為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小書侍郎,兼刑部尚書,因與李德裕往來密切,又受其引薦,被視為李德裕黨。大中元年(847年),李德裕遭貶,白敏中為保其官爵,極力排斥詆毀李德裕,受到眾人的譴責。李德裕被貶后,白敏中歷任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封太原郡公,“自員外,凡五年十三遷”,真謂官運亨通,但不久就遭到崔鉉和鄭顥的排擠。離京充任地方官。歷邠寧、劍南、荊南節(jié)度使。 唐懿宗執(zhí)政后,白敏中重新得到重用,被召還入朝,拜司徒、門下侍郎、平章事,恢復了宰相職位。未幾又給白敏中加官中書令。咸通初年,白敏中雖已年邁,朝廷又命為鳳翔節(jié)度使。白敏中三次謝絕,最后除東都留守,以太傅退離政界。 白敏中輔政期間,在緩和民族矛盾,加強民族關系上有著一定的貢獻。他作為鎮(zhèn)撫大臣,前去安諭黨項,以司空、平章事兼邠寧節(jié)度、招撫制置使。臨行時,唐宣宗親自在安福樓為他餞行,頒璽書慰勞,賜通天玉帶,以神策軍護送,允許開府命士,禮遇如同裴度平淮西。軍至寧州,諸將已破黨項及羌,白敏中征求軍士們意愿,可棄戰(zhàn)為農(nóng),從南山并河按置屯保,連綿千余里,又開通蕭關至靈威的交通要道,且耕且戰(zhàn)。白敏中徙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后,發(fā)展當?shù)仳呑榆姡迯完P隘,使山河完整,加強了西南邊區(qū)的防御,治蜀5年,因勞加兼太子太師。咸通二年(861年),西南蠻族侵擾,唐懿宗派人挾扶白敏中上殿,一同計議。 白敏中一生身居要職,在處理民族關系和恢復、發(fā)展邊地經(jīng)濟作出一定貢獻,后由于足疾自請退出。只是誣陷李德裕一事,給自己的聲望造成一個陰影。

    著作:
同時代詩人
盧貞

盧貞,唐代詩人。字子蒙,生卒年不詳?!度圃姟肪硭牧斜R貞小傳云:“盧貞,字子蒙。官河南尹。開成中,為大理卿,終福建觀察使。詩二首?!彼浂自姙椋骸逗桶咨袝x永豐柳》、《和劉夢得歲夜懷友》?!度圃姟匪斩娂氨R貞事跡見宋計有功《唐詩紀事》......

張抃

張抃(?-757)孝昌(今孝感)人。唐朝將領。為張巡屬下裨將。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安祿山叛變,張抃從真源令張巡守雍丘。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安祿山部將尹子奇攻雎陽,張抃又隨張巡協(xié)守該城。旋奉命突圍至彭城,向許叔冀求援,許叔......

朱景玄

朱景玄,唐朝武宗會昌(841-846)時人,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元和初應進士舉,曾任咨議,歷翰林學士,官至太子諭德。詩一卷,今存十五首。編撰有〈唐朝名畫錄〉。 〈唐朝名畫錄〉是一部以分品列傳體編寫的斷代畫史,開創(chuàng)歷代畫史編寫的先河,對后代產(chǎn)生......

程彌綸

程彌綸,唐朝人,開寶間進士?!稇阳敗肥?唐 代詩人 程彌綸 所作詩詞之一。......

盧宗回

盧宗回,生卒年不詳。字望淵,南海(今廣東廣州)人。少時讀書廢寢忘食,善學不倦,同舍生見其所作,嫉之,假他事毆辱。宗回遜謝,恬不與較,由是為鄉(xiāng)黨所重。登元和十年(815年)進士第,官終集賢校理。以父疾歸,卒。事跡散見《唐詩紀事》卷四八、《廣東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