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洛之越

孟浩然〔唐代〕〔〕

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
扁舟泛湖海,長揖謝公卿。
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
譯文及注釋
譯文棲棲遑遑三十年,文名武功兩無成。去吳越尋山覓水,厭洛京滿眼風塵。乘一葉小舟游鏡湖,作個長揖告別官場。姑且享受杯中美酒,何用計較世上功名? 注釋洛:今河南省洛陽市。之:往,到。越:今浙江地區,春秋時越國所在地。遑遑:忙碌的樣子。出自《列子》“遑遑爾競一時之虛榮”。吳越:今江蘇、浙江地區,是古代吳國和越國所在地。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洛京:又稱京洛,指洛陽,是唐朝的陪都。扁舟:小舟。長揖:古人拱手為禮稱揖,作揖時手自上至極下稱長揖?!伴L揖謝公卿”是委婉表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詩頭兩句回顧自己的過去?!板劐厝d”,詩人此時四十一歲,自發蒙讀書算起,舉成數為三十載?!皶鴦蔁o成”,《史記》載:項羽年輕的時候,“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詩中用以自況,說自己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讀書,結果一事無成。其實是憤激之語。   “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兩句前后倒裝,每句句中又倒裝。本來是因為“厭洛京風塵”,所以“尋吳越山水”。一倒裝,詩句頓時勁健,符合格律,富于表現力。一個“厭”字,形象地表現出詩人旅居長安洛陽的惡劣心緒。詩人在長安是求仕,從他在洛陽與公卿的交往看,仍在繼續謀求出仕。但是,半年多的奔走毫無結果,以致詩人終于厭煩,想到吳越尋山問水,洗 展開閱讀全文 ∨,詩頭兩句回顧自己的過去?!板劐厝d”,詩人此時四十一歲,自發蒙讀書算起,舉成數為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史記》載:項羽年輕的時候,“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詩中用以自況,說自己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讀書,結果一事無成。其實是憤激之語。   “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兩句前后倒裝,每句句中又倒裝。本來是因為“厭洛京風塵”,所以“尋吳越山水”。一倒裝,詩句頓時勁健,符合格律,富于表現力。一個“厭”字,形象地表現出詩人旅居長安洛陽的惡劣心緒。詩人在長安是求仕,從他在洛陽與公卿的交往看,仍在繼續謀求出仕。但是,半年多的奔走毫無結果,以致詩人終于厭煩,想到吳越尋山問水,洗除胸中的郁悶。   “扁舟泛湖海”是“山水尋吳越”路線的具體化。   詩人游吳越的路線是,乘船從洛陽出發,經汴河而入運河,經運河達于杭州(越中)。詩人計劃要游太湖,泛海游永嘉(今浙江溫州),因此湖海并非泛泛之辭。公卿,指達官顯貴。古代百姓見公卿要行叩拜的大禮,而詩人告別他們卻用平輩交往的禮節——長揖,作個大揖,表現出詩人平交王侯的氣概。詩人一生為人傲岸,“長揖謝公卿”表現的也正是這種傲岸。詩人并不因為求仕失意,就向公卿搖尾乞憐,因此李白說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   “且樂杯中物”,借用陶淵明《責子詩》“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末尾兩句暗用張翰的話:“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保ā稌x書·文苑·張翰傳》)大意說:“我且喝酒樂我的,管他什么名不名。這也是憤激之辭。詩人素有強烈的功名心,希望像鴻鵠那樣搏擊長空,一展宏圖。但是,懷才不遇,不被賞識,報國無門,只好去游山玩水。   這首詩詞旨深厚,感情表達恰如其分。詩人原本滿腹牢騷,但表達時處處自怨自艾,而流落不偶的遭際卻不言自明。   詩在選材和布局上獨具匠心。中間兩聯扣題,實寫自洛赴越,把洛陽與吳越聯系起來,具體而開闊。中間兩聯意思連接很緊,首尾跳躍很大。首聯總結自己勤勉失意的一生,尾聯表明自己對人生的態度。兩聯從虛處著筆,氣象悠遠闊大?!?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詩頭兩句回顧自己的過去?!板劐厝d”,詩人此時四十一歲,自發蒙讀書算起,舉成數為三十載?!皶鴦蔁o成”,《史記》載:項羽年輕的時候,“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詩中用以自況,說自己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讀書,結果一事無成。其實是憤激之語。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隱居家鄉襄陽附近的鹿門山,閉門讀書,以詩自娛。曾游歷長江南北各地,巴蜀、吳越、湘贛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四十歲時游長安,應進士不第。張九齡鎮荊州時,署其為荊州從事,不久,患疽而卒,終年五十二歲。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