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吹

于謙〔明代〕〔〕

北風吹,吹我庭前柏樹枝。
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棱棱還自持。
冰霜歷盡心不移,況復陽和景漸宜。
閑花野草尚葳蕤,風吹柏枝將何為?
北風吹,能幾時?
譯文及注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北風呼嘯在院墻上吹個不停,搖撼著我這院子前面的柏樹。
柏樹堅定矗立不怕北風吹撼,枝干挺直依然剛勁而且突兀。
歷盡冰霜而堅貞之心不改變,何況將迎來春天和煦的陽光。
閑花野草尚且能夠蓬勃生長,北風肆虐又能把柏樹怎么樣?
盡管北風呼呼地吹個不停歇,可是又能夠這樣橫行多久呢?

注釋
節操:雙關語,借柏樹的枝干挺直剛勁來比喻自己堅定的氣節操守。棱棱(léng léng):正直威嚴的樣子。《新唐書·崔叢傳》:“叢為人嚴偉,立朝棱棱有風望。”
冰霜歷盡:指經歷了整個冬天風雪的吹打考驗。
陽和:指春天的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詩開篇四句先以“吹”字上聯下遞,運用修辭學上的“頂真格”,寫出北風對庭前柏樹的肆虐,再以一個“吹”字與此相呼應,寫出柏樹的堅不可摧,一任北風肆暴,還是那么節操棱棱,威嚴方正,依然故我。借以喻詩人所蒙受讒邪們的誹謗,紛紛藉藉,而詩人依然剛正不阿,我行我素,反映了詩人對政局認識的清醒及其操守的堅貞。中間四句由憶往昔落墨,自遠而寫近,把問題引向了歷史的縱深,謂柏樹曾歷盡冰霜而不改其清操,如今嚴冬已成過去,春光日漸宜人,閑花野草尚且呈現一片生機,北風猛吹柏樹也不會有什么結果。借以喻詩人曾飽歷憂患而不變其志。如今國祚已轉危為安,讒邪們的中傷對我無可奈何,反映了詩人對讒邪之臣的輕蔑及其信念的堅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詩開篇四句先以“吹”字上聯下遞,運用修辭學上的“頂真格”,寫出北風對庭前柏樹的肆虐,再以一個“吹”字與此相呼應,寫出柏樹的堅不可摧,一任北風肆暴,還是那么節操棱棱,威嚴方正,依然故我。借以喻詩人所蒙受讒邪們的誹謗,紛紛藉藉,而詩人依然剛正不阿,我行我素,反映了詩人對政局認識的清醒及其操守的堅貞。中間四句由憶往昔落墨,自遠而寫近,把問題引向了歷史的縱深,謂柏樹曾歷盡冰霜而不改其清操,如今嚴冬已成過去,春光日漸宜人,閑花野草尚且呈現一片生機,北風猛吹柏樹也不會有什么結果。借以喻詩人曾飽歷憂患而不變其志。如今國祚已轉危為安,讒邪們的中傷對我無可奈何,反映了詩人對讒邪之臣的輕蔑及其信念的堅定。最后二句緊承上文,雖純系口語,卻道出了一個樸素的真理:“春光已經返回大地,北風肆虐還會久嗎?”借以喻正義必將戰勝邪惡,反映了詩人一種誓與國運共安危的高尚情操與樂觀情緒。

  通篇用比,以柏樹自喻,以北風喻讒邪,以陽和喻國祚,于陽和初回,北風肆虐中突出了“節操棱棱還自持”的柏樹形象。筆調古樸,風格雄放,不以秀詞佳句和所謂意境來吸引人,而以完整形象和真實感情來激動人,在托物抒懷之作中別具一格。▲

,

參考資料:完善

1、 《詩詞曲賦名作鑒賞大辭典》編委.詩詞曲賦名作鑒賞大辭典:詩歌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1343
創作背景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據《明史》記載,于謙任兵部尚書時,外有也先入侵,內有戰禍蜂起,“前后征調,皆謙獨運”,“至性過人,優國忘身。上皇雖歸,口不言功。”“諸御史以深文彈劾者屢矣,賴景帝破眾議用之,得以盡所設施。謙性故剛,遇事有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勛舊貴戚,竟頗輕之,憤者益眾。又始終不主和議,雖上皇以是得還,不快也。”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錦池認為這就是此詩的寫作背景,應斷此詩為詩人晚期之作。
于謙

于謙(1398-1457),字延益,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是明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客中夜坐

袁凱〔明代〕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把酒對月歌

唐寅〔明代〕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

言志

唐寅〔明代〕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