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建昌江水流過縣門前,立馬江邊,派人去喊渡船。
忽然感覺猶如往年回家,在蔡渡等船,風吹野草,雨打沙灘,我立馬在渭河岸邊。
注釋
建昌江:即修水。源出江西修水縣西,東流入鄱陽湖。
縣:即建昌縣,唐代屬洪州,今江西永修縣。
教:使,令。
喚渡船:后人本白居易詩意,于此處修水岸邊建喚渡亭,立石刻詩。
蔡渡:在下邽(今陜西渭南市下邽鎮),與作者故居渭村隔渭水相對,因漢代孝子蔡順而得名。
這首詩看似一幅淡墨勾染的風景畫,其實是一首情思邈遠的抒情詩,全詩四句二十八字熔詩畫于一爐。
詩的一、二句是一幅“待渡圖”:一江修水,橫在縣城邊,城郭房舍,倒映在清清江水里,見其幽;渡船要教人喚,則行人稀少,見其靜。讀者通過這幅幽靜的畫面,可以看到立馬踟躕的江州司馬待渡在水邊。
下文陡然接個“忽似”,領起三、四句,又推出另一幅似是而非的“待渡圖”。展現在讀者眼前的依然是一條江水,但這兒是渭水;依然是一個渡口,但這兒是蔡渡。所相似的地方,是微風吹拂著岸邊的青草,如銀似雪的細沙鋪滿灘頭;而毛毛細雨,把畫面渲染得一片迷蒙。無限往事,涌上詩人的心頭;無限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首詩看似一幅淡墨勾染的風景畫,其實是一首情思邈遠的抒情詩,全詩四句二十八字熔詩畫于一爐。
詩的一、二句是一幅“待渡圖”:一江修水,橫在縣城邊,城郭房舍,倒映在清清江水里,見其幽;渡船要教人喚,則行人稀少,見其靜。讀者通過這幅幽靜的畫面,可以看到立馬踟躕的江州司馬待渡在水邊。
下文陡然接個“忽似”,領起三、四句,又推出另一幅似是而非的“待渡圖”。展現在讀者眼前的依然是一條江水,但這兒是渭水;依然是一個渡口,但這兒是蔡渡。所相似的地方,是微風吹拂著岸邊的青草,如銀似雪的細沙鋪滿灘頭;而毛毛細雨,把畫面渲染得一片迷蒙。無限往事,涌上詩人的心頭;無限歸思,交織在這兩幅既相似又不相同的畫圖里。“草風沙雨”,色調凄迷,襯托出詩人幽獨凄愴的心境。這種出言平淡而造境含蓄深遠的詩風,正是白居易的獨特風格。
絕句規律,要轉得出,結得好。第三句“忽似”一轉,立見感情跳躍,從而導出了無限風情的第四句。這個“忽似”,妙在凌空而來,觸景而及,推出了新的境界。而這種突然而來的新境界,又正說明詩人經常想著渭村。詩人經常夢魂縈繞,才產生了這突然的聯想,讓讀者于無聲處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明代鐘惺在《唐詩歸》里贊許白居易的詩說:“看古人輕快詩,當另察其精神靜深處……此乃白詩所由出,與其所以傳之本也。”這詩從“輕快”中取得“靜深”之妙,就靠巧妙的轉句得到。
這首詩前兩句寫等待渡河的場景,描繪出一幅“待渡圖”。后兩句寫自己產生的聯想,推出內心隱藏的思鄉之情。這首詩出言平淡而造境含蓄深遠。▲
,參考資料:完善
1、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編.白居易詩文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8:114-115 2、 古志昂編著.古典詩詞四百首鑒賞與古詩詞創作入門 創新版:寧夏人民出版社,2013.06:93-94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