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

李白〔唐代〕〔〕

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
丈夫賭命報天子,當斬胡頭衣錦回。

丈八蛇矛出隴西,彎弧拂箭白猿啼。
破胡必用龍韜策,積甲應將熊耳齊。

月蝕西方破敵時,及瓜歸日未應遲。
斬胡血變黃河水,梟首當懸白鵲旗。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六博要想獲勝全憑好采,籌碼往金盤上一擲眾人高叫如排山倒海。
大丈夫決勝負應該在戰場,用生命報效天子,手斬胡人的頭顱立功歸來。

大丈夫即將手提丈八長矛奔赴隴西戰場,您的箭術會像古代射手養由基射猿,使敵人驚慌。
如果使用姜太公《龍韜》中的戰略,一定能打敗敵人,那時繳獲敵人的武器會堆得如同熊耳山一樣。

現今月食出現在西方,正是擊敗敵人的征兆,明年瓜熟時您一定會如期立功回朝。
那時敵人的陣營一定會血染成河,使黃河都變成紅色,還要砍下敵人首領的頭掛在樹梢。

注釋
外甥:姐妹所生的兒子。鄭灌:李白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三首詩是一個整體,對作者的外甥鄭灌進行教育和勉勵,是出征前的一堂很好的政治、軍事動員課。詩中以熱情洋溢的語言,盛贊外甥鄭灌的愛國壯舉,對他寄予殷切的希望。

  第一首,用奇異的聯想,把鄭灌獲得從軍的機會比喻為博得“好彩”頭,說為了保衛祖國,從軍戍邊,這是非常光榮、幸運的事,應當感到高興。“萬人開”三字,把大軍浩浩蕩蕩地開赴邊境的場面展現出來,多么豪邁有氣魄!接著,詩中勉勵外甥樹立起“丈夫”的雄心壯志,英男殺敵“斬胡頭”,以報效祖國。這樣,故鄉的人們都會感到光彩。“天子”是封建社會中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象征國家。

  第二首,描寫邊境戰斗的壯麗圖景。英武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三首詩是一個整體,對作者的外甥鄭灌進行教育和勉勵,是出征前的一堂很好的政治、軍事動員課。詩中以熱情洋溢的語言,盛贊外甥鄭灌的愛國壯舉,對他寄予殷切的希望。

  第一首,用奇異的聯想,把鄭灌獲得從軍的機會比喻為博得“好彩”頭,說為了保衛祖國,從軍戍邊,這是非常光榮、幸運的事,應當感到高興。“萬人開”三字,把大軍浩浩蕩蕩地開赴邊境的場面展現出來,多么豪邁有氣魄!接著,詩中勉勵外甥樹立起“丈夫”的雄心壯志,英男殺敵“斬胡頭”,以報效祖國。這樣,故鄉的人們都會感到光彩。“天子”是封建社會中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象征國家。

  第二首,描寫邊境戰斗的壯麗圖景。英武的將士們手持丈八蛇矛,威風凜凜地開赴隴西邊境,剛開弓搭箭就使敵兵震驚不已,一觸即潰,聞風喪膽。這雖然是一種設想的情景,但卻流露出詩人對于正義之師的贊美。詩人為祖國有這樣的軍威陣勢而感到自豪,也很關切戰斗的勝利。因此,他特意叮嚀鄭灌要精通祖先傳下的兵法,瓦解敵軍,使其真正降服,大量繳獲他們的軍需軍備。

  第三首,展望戰斗的勝利,滿懷信心,鼓勵鄭灌勇敢殺敵,克期凱旋。詩人以長輩的口吻,反復囑咐鄭灌:完成破敵任務后就榮歸故鄉,言下之意是說:親人們在等待著你,早日歸來,以免懸念!詩中還反映了詩人對于進犯祖國的敵人的痛恨。“梟首當懸”,則表明詩人希望對敵人殺一儆百、攻心為上,做好安撫事宜。

  此詩把描寫、抒情和議論很好地結合起來,語重心長,感情熾烈,具有強烈的鼓舞和教育作用。▲

,

參考資料:完善

1、 徐志福.古今名人教子詩選講: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3-17
創作背景
這三首詩是一個整體,對作者的外甥鄭灌進行教育和勉勵,是出征前的一堂很好的政治、軍事動員課。詩中以熱情洋溢的語言,盛贊外甥鄭灌的愛國壯舉,對他寄予殷切的希望。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早年在蜀中就學漫游。青年時期,開始漫游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詔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但因權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游歷。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