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懷

李商隱〔唐代〕〔〕

世間榮落重逡巡,我獨丘園坐四春。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發如絲日日新。
欲逐風波千萬里,未知何路到龍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人世的升降是瞬息即變,而我卻在家中呆坐了四年。
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但就沒人把我推薦。
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樣,頭上的白發卻越來越亮眼。
一心想去追逐風波千萬里,卻不知哪條路才能見龍顏!

注釋
榮落:榮顯和衰落。
重(zhòng):甚,很。
逡(qūn)巡:頃刻、急速。
丘園:家園,鄉里。后亦以丘園指隱居之處。
坐:漸、行將。
四春:四年。詩人會昌二年母親去世,服喪閑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
縱使:即使。
可堪:豈堪。
又無人:李商隱《小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一、二兩句言世間盛衰變化本甚迅捷,而我半生淪落;今隱于丘園行將四年,于仕途甚感渺茫。三、四兩句言丘園中雖不乏花晨月夕,然家貧無酒可以消憂,又無知己可以相慰藉。三年在京守喪,四年楊弁平后移家永樂,仍為秘省正字,官職沒有升遷,況且遇到丁憂,故云“年年定”也。五、六對仗襯貼,“青袍似草”、“白發如絲”,不惟設色相映,更嘆官卑秩微而頭顱漸大;草青、絲白,兼具衰颯之象;“年年定”,一年盼過一年,無絲毫升遷之跡象;“日日新”,日子倏忽消逝,鬢發日日改白。一“定”一“新”,動感相映,所謂仕進無路,汲引無門也,所以最后感嘆“未知何路到龍津”。

  全詩純以對比之法結撰成章。首聯領起人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一、二兩句言世間盛衰變化本甚迅捷,而我半生淪落;今隱于丘園行將四年,于仕途甚感渺茫。三、四兩句言丘園中雖不乏花晨月夕,然家貧無酒可以消憂,又無知己可以相慰藉。三年在京守喪,四年楊弁平后移家永樂,仍為秘省正字,官職沒有升遷,況且遇到丁憂,故云“年年定”也。五、六對仗襯貼,“青袍似草”、“白發如絲”,不惟設色相映,更嘆官卑秩微而頭顱漸大;草青、絲白,兼具衰颯之象;“年年定”,一年盼過一年,無絲毫升遷之跡象;“日日新”,日子倏忽消逝,鬢發日日改白。一“定”一“新”,動感相映,所謂仕進無路,汲引無門也,所以最后感嘆“未知何路到龍津”。

  全詩純以對比之法結撰成章。首聯領起人事花事二題, “榮落”指人指花都可。詩人首先將“世間”與“我”對比,然后寫自己因守喪而困守家園的寂寞生活,頷聯寫景同時也流露出無聊之狀,起承了五痕跡。唐代八、九品官著青色服,詩人由眼前之春草萋萋而聯想到自己的九品青袍,本系即景巧喻,而“青袍”與“白發”又形成對比?!澳昴甓ā笔钦f久居下僚,“年年”與“日日”的疊字更進一步補足了對比之意。第五句感傷歲月流逝?!褒埥颉奔待堥T,尾聯是說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又慨嘆無人引進。抒發的是詩人對未來的希望。

  這首春日詩失之于輕靡,或者說是百無聊賴,有的也有寄托,不過比較直露。李商隱這首詩,從主題上說這首詩沒什么新意,但在藝術手法情景渾溶,低徊唱嘆,富艷而多氣,不多用典故而音節嘹亮,頗有杜詩境界。但在梗概多氣上還是不如杜詩同類之作?!?/p>,

參考資料:完善

1、 李元洛.李元洛新編今讀唐詩三百首:岳麓書社 ,2013:271 2、 黃世中.類纂李商隱詩箋注疏解 第3冊:黃山書社,2009:1596 3、 李商隱,《李商隱詩選評》,劉學鍇、李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ISBN:9787532534944
創作背景
唐武宗即位,李黨的首領李德裕為相,李商隱回京仍任秘書省正字。會昌二年(842),李母去世,他服喪四年后于會昌五年秋返京,仍居九品舊職。返京前他曾作《春日寄懷》一詩,抒寫心中的苦悶與希望,時年三十五歲。
李商隱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出身于沒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歲時就受到牛僧孺黨令孤楚的賞識,被任為幕府巡官。二十五歲時,受到令孤楚的兒子令孤绹的贊譽,中進士。次年受到李德裕黨人河陽節度使王茂元的寵愛,任為書記,并娶他女兒為妻。唐朝中葉后期,朝政腐敗,宦官弄權,朋黨斗爭十分激烈。李商隱和牛李兩派的人都有交往,但不因某一方得勢而趨附。所以他常常遭到攻擊,一生不得......[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