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夜啼·春思

趙令畤〔宋代〕〔〕

樓上縈簾弱絮,墻頭礙月低花。年年春事關心事,腸斷欲棲鴉。
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斜。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閨樓上柳絮飛縈繞竹簾,院墻頭花兒低擋住月光。每一年逢春時愁涌心頭,凝望那欲棲鴉令人斷腸。
妝鏡照鸞被上翠色褪減,風燭燃蠟淚垂紅影斜斜。重重門鎖不住相思魂夢,隨心意任自由繞遍天涯。

注釋
烏夜啼: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圣無憂”等,平韻四十七字。與“相見歡”之別名“烏夜啼”不同。一作“錦堂春”。
縈(yíng)簾弱絮(xù):回旋牽纏在簾上的飛絮。弱絮,零落的柳絮。
礙月低花:指墻頭上矮矮的花叢遮擋住月亮。低,覆蓋,遮擋。
春事:這里指男女歡愛。沈仕《偶見》曲:“交鸞鳳春事無涯,不覺香露滴、牡丹芽。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詞開篇寫景,上片由寫外景步步侵入內心,引發連綿不斷的春思。“樓上縈簾弱絮,墻頭礙月低花”兩句對起以“縈”、“弱”、“礙”、“低”四字隱隱點出人物思致,所寫的“簾幕”、“柳絮”、“月亮”、“花朵”均是客觀景物,但在思婦眼中看來,簾幕有如思緒一般縈回,柳絮隨風扶搖,仿佛不勝孱弱,月亮被云層或樓臺遮蔽,若隱若現,看起來朦朧而迷離,墻角的花或開得極低,或已然凋落,安靜而黯淡。這兩句通過景物描寫首先點明地點和時間,又以從“縈簾、”礙月“的細致心理反應和”弱絮“、”低花“的視覺觀察所見來襯映出芳春夜月懷遠的思婦形象。寥寥十二個字,把背景和人物全然活現出來,營造出暮春之夜的寂寥氛圍,堪稱妙筆。在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詞開篇寫景,上片由寫外景步步侵入內心,引發連綿不斷的春思。“樓上縈簾弱絮,墻頭礙月低花”兩句對起以“縈”、“弱”、“礙”、“低”四字隱隱點出人物思致,所寫的“簾幕”、“柳絮”、“月亮”、“花朵”均是客觀景物,但在思婦眼中看來,簾幕有如思緒一般縈回,柳絮隨風扶搖,仿佛不勝孱弱,月亮被云層或樓臺遮蔽,若隱若現,看起來朦朧而迷離,墻角的花或開得極低,或已然凋落,安靜而黯淡。這兩句通過景物描寫首先點明地點和時間,又以從“縈簾、”礙月“的細致心理反應和”弱絮“、”低花“的視覺觀察所見來襯映出芳春夜月懷遠的思婦形象。寥寥十二個字,把背景和人物全然活現出來,營造出暮春之夜的寂寥氛圍,堪稱妙筆。在此基礎上,再寫懷人,便顯得流暢自然。緊接著以”年年春事關心事“兩句,“關心”二字,直寫人物心理,表明思婦感情的趨向和分量,將“春事”與“關心事”聯系起來,既承接上句所描寫的春景,又開啟下句的“腸斷”之情。年復一年,春色依舊,思情依舊。春歸而人不歸,讓思婦無法不思量,所以思婦聽到樓外啞啞啼叫的欲棲而未定的烏鴉時無法不觸景傷情而為之柔腸寸斷。此處雖是寫常景常情,卻寫得清麗哀婉。其中“腸斷”二字下得十分沉重,使思婦的哀痛情緒直要透紙而出。

  下片由內景轉向心理刻畫,表現相思感情的進一步深化。內景是由“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斜”兩句所展現的春夜閨房畫面,這兩句寫閨房景象,對仗工整,用語妍麗,詞中的物象無不和思婦當前的處境心事相關。其中,“舞鏡”是活用鸞鳥看見鏡中的自己遂嗚叫不已的典故來增加鸞鳥形象的生動性,同時作為下句“啼珠”的字面對仗,“鸞衾翠減”則寫出衾被上色澤已褪的繡鸞破舊暗淡的景狀,并回應上片的“年年”二字,以翠被褪色暗示出離人的長久不歸以及思婦的夜夜獨眠。而接下來的“鳳蠟紅斜”則將蠟珠的滴落想象成它在替人落淚,將思婦的心情折射到外物的表現,帶有濃厚的主觀感情色彩,通過對“蠟燭‘啼珠’,人亦垂淚”的描寫來突出思婦的相思之深,有景中見人之妙。“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兩句化用了五代詞人顧敻《虞美人·深閨春色勞思想》的“玉郎還是不還家,教人魂夢逐楊花,繞天涯”,將主人公孤棲難耐、百無聊賴、苦悶壓抑的情懷以凄惋慰藉的語言娓娓道出。其中,“重門不鎖”四字中既有欣慰,也有暫時的解脫。這兩句由現實而入夢,既有無可奈何的自慰,也有幻想,反襯出現實的矛盾,突出思婦難以排遣、難以消解的深重相思。

  全詞借思婦春思寄托自己政治上的苦悶,以婉言達深意,感人特甚,體現了詞人筆致含蓄、語婉意深的獨特風格。▲

,

參考資料:完善

1、 劉默,陳思思,黃桂月 編著.宋詞鑒賞大全集 上.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年:236 2、 唐圭璋,等 著.唐宋詞鑒賞辭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884-885 3、 林力 肖劍 主編.宋詞鑒賞大典.北京:長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496-497
創作背景
此詞大概創作于元祐年間,具體時間不詳,當時詞人因與蘇軾結交而列名元祐黨被新黨排斥,于是創作了這首詞來托閨情幽思以寄怨慕之意。
趙令畤

趙令畤(1061-1134)初字景貺,改字德麟,自號聊復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玄孫。元祐中簽書潁州公事。時蘇軾為知州,薦其才于朝。后坐元祐黨籍,被廢十年。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遷寧遠軍承宣使。四年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著有《候鯖錄》八卷,趙萬里為輯《聊復集》詞一卷。......[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